达芬奇睡眠法的可行性及相关实验
达芬奇可以说是西方国家中最为神秘的人,他是西方最著名的画家,达芬奇密码也让很多人感到非常的神奇,并且他自身也是一个非常具有才气的人,非常的刻苦,相传他为了能够充分的利用时间进行创作,自己提出了一种睡眠方式,被后人称为达芬奇睡眠法,解读达芬奇这个人的同时,现代还有很多人对达芬奇睡眠法进行了研究,有的科学家认为,达芬奇睡眠法能够很好的开发人体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将人体的潜能进行最大化的利用,但是也有人反对这种睡眠方式,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折磨,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达芬奇睡眠法。
认识达芬奇这个人
1452年的4月15日,达•芬奇出生在夜幕降临三个小时后”在芬奇的托斯卡纳小山镇,阿尔诺河流过的山谷附近,当时这个地方是美第奇家族统治下的佛罗伦萨共和国的领地。我们比较熟悉的达•芬奇形象基本上来自于他那幅著名的自画像,所以一提起列昂纳多,我们总是想到一个哲学家般的睿智长者。其实,达•芬奇年轻时代可是意大利佛罗伦萨闻名遐迩的美男子呢,在科学上,达•芬奇是一个巨细靡遗的观察家,能以极精细的描述手法表示一个现象。但却不是透过理论与实验来验证。因为缺乏拉丁文与数学的正式教育,同时期的学者大多未注意到在科学领域中的达•芬奇。而达•芬奇则靠自学懂得拉丁文。也曾有人说达•芬奇打算发表一系列包含各种主题的论文,但终未实现。基于人体解剖研究也使得达芬奇设计出史上第一个机器人。这个被称作达•芬奇机器人的设计可能是在西元1495年完成但直到西元1950年代才被发现。
达芬奇最著名的一个作品就是《蒙拉丽莎》,这个作品成为了历史上最著名的画作,蒙娜丽莎,这是一个永远探讨不完的问题。自问世至今,将近五百年,后人不知做过多少品评和揣测,留下越来越多的迷局。当今,世上有研究《蒙娜丽莎》的专著数百部,而有近百名学者将此画作为终身课题。时间的推移不会使疑团得到解决,只会随着研究的深入,将更多的疑惑留给后人。
达芬奇睡眠法简介
这一方法是通过对睡与不睡的硬性规律性调节来提高时间利用率,即每工作4小时睡15分钟。这样,一昼夜花在睡眠上的时间累计只有不足1.5(24/4.25*1/4=1.41)小时,从而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工作。达芬奇睡眠法也被称为多相睡眠、Uberman睡眠或多阶段睡眠,是一种将人类习惯的单睡眠过程分散成多个睡眠周期进行,以达成减少睡眠时间的睡眠方式。最有名的也就是达芬奇使用的睡眠方法叫做Uberman睡眠计划,由此延伸出来的其他不同形式的睡眠计划还有:Everyman睡眠计划、Dymaxion睡眠计划。
达芬奇睡眠法的可行性及相关实验
对于达芬奇睡眠法,很多人进行了反对,并且有相当一部分的人亲身实验了达芬奇睡眠法,在20年前,一位画家就这一方法进行了亲身试验,证实了它的有效性。可是不到半年时间,他又回到正常的8小时睡眠上来。谈及各种原因,画家不无幽默地承认自己并非天才,更不知道这些多出来的时间该如何打发。 心理学家伍兹奈克认为多相睡眠的方法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因为我们的大脑根本无法适应“多次打盹”的睡眠模式。脑电波和其他生理指标的研究显示,我们的生物节律是双相而不是多相的,这决定了我们的身体总是倾向于一个整块的睡眠时间。 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也同样对打盹进行了研究,因为航天员也常常由于紧张而无法保证8小时的充足睡眠。宾夕法尼亚医学院的教授进行了这项对睡眠时程的研究,控制“锚睡眠”也就是基础睡眠时间在4-8小时,而打盹的时间在0-2.5小时不等。他发现,长时间的打盹更有利于认知功能的发挥。 因此对于达芬奇睡眠法,许多人都不建议采用,虽然说有人亲身实验了,但是效果却不是那么明显,甚至出现了一些反向的作用,导致了人体无法承受的地步,甚至有人说这是一种几乎疯狂的举动,这种工作方式会给人体带来极大的伤害,而且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很多其他的睡眠方式,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睡眠方式的出现除了能够很好的解决人类的睡眠问题,还能够探究人类的身体机能。
何为Everyman睡眠计划
Everyman睡眠计划通常是由一个主睡眠时段的3个或者4个小睡组成。目前最多人在尝试的是3个小时的主睡眠加上3个小睡(每个小睡20分钟左右)。这样加起来一天的睡眠时间大约是4个小时左右,大大地减少了普通人一天睡8个小时的情况。另外也有1.5小时核心睡眠加4到5个打盹。 测试似乎表明任何小于1.5小时的主睡眠跟20分钟的打盹一样(相当于Uberman睡眠计划了);超过3小时的主睡眠还不如加个午休(就是一个短时间的夜晚睡眠和一个单独的午睡),所以在其他人能证明有其它的可行之法之外,如上所述的两个计划可以说是适合任何人的。
何为快波睡眠
快波睡眠,又称异相睡眠或快动眼睡眠。此睡眠时相的脑电图特征是呈现去同步化的快波。各种感觉和躯体运动功能进一步减退。此外,还可能有间断性的阵发性表现:如出现眼球快速运动、部分肢体抽动、心率变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等表现。此时易导致心绞痛、哮喘、阻塞性肺气肿缺氧的发作。
科学家们还发现在这个时期,人的胃肠活动增加,大脑的血流量也明显增加,孕妇腹里的胎儿在这个时期胎动也明显增多。所以人们的一些疾病如胃溃疡穿孔、脑溢血、心肌梗塞和婴儿出生多在夜间,道理就在这里。因此这个时期的情况一方面是表示睡眠更深,肌肉更加松弛,而另一方面,一些内部现象却变得更加活跃。
何为慢波睡眠
慢波睡眠由浅至深又可分为四期(S1~S4期)。第一、二期称浅睡期,第三、四期称深睡期。深睡期对恢复您的精神和体力具有重要价值。在整个慢波睡眠中,以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可能引起心率减慢,血压降低,胃肠活动增加,全身肌肉松弛,但没有张力和活力。
何为非快眼动睡眠
非快眼动睡眠状态的特点是脑电波呈睡眠表现,肌肉活动较清醒时减弱,不伴剧烈的眼球运动。NREM可分为四个阶段,即I、II、III、IV四期,其中I、II期称“浅睡眠”,III、IV期称为“深睡眠”(慢波睡眠)。 正常人一般先从非快速眼动睡眠开始,在入睡90分钟后进入快眼动睡眠期,REM约持续30分钟,此后NREM期和REM期交替出现,每夜睡眠中反复出现4-5次,每次持续约半小时左右。
了解人类睡眠计划
人类睡眠计划是由TillRoenneberg主导的一个主要研究人类睡眠的科研计划,主要是研究的本质和意义,为了开展这个研究,科学家们收集了几百万的睡眠信息进行分析,科研人员在睡眠研究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哪些神经递质、大脑的哪些区域与睡眠有关,以及生物钟对睡眠和觉醒的调控等研究方向上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可是有很多非常基本的问题现在还是没有找到答案。比如,我们为什么要睡觉?睡多长时间才合适?该如何衡量以及如何预测睡眠的质量?遗传和环境因素与睡眠有关吗? TillRoenneberg在德国慕尼黑大学(UniversityofMunichinGermany)领导的一个课题小组就曾经对现实生活中的(非实验室)睡眠开展过一次研究。他们从2000年开始就一直在建立一个名为慕尼黑时间类型问卷调查(MunichChronotypeQuestionnaire,MCTQ)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主要调查并收录的都是与日常睡眠行为(dailysleepbehaviour)有关的数据。他们也在报纸、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等公共媒体上宣传过研究项目,希望大家都能够到他们的网站上填写调查问卷。
不管是达芬奇睡眠方法还是人类睡眠计划的研究内容,都是人类为了能够解决睡眠与劳作相结合的问题,只是达芬奇睡眠方式很多人无法接受,因为其睡眠的计划完全打破了现代人的睡眠方式,但是通过对人类睡眠方式的研究,也可以解决一些人的问题,比如说特定的工作人群,其睡眠的方式或许和其他人不同,通过研究人类的睡眠可以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为开拓人类的未来提供一种新的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