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陀螺网
导航

首页 > 历史 > 详细内容

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后,为何要除掉于谦?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www.tl6.net

在明朝历史上,朱祁镇不是最出色的君主,却和朱元璋、朱棣等人一样,拥有较高的关注度。究其原因,显然是因为朱祁镇的一生可谓命运多舛。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朝第六位(1435—1449年)和第八任(1457—1464年)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

 

宣德十年,朱祁镇正式即位,年号正统。朱祁镇即位之初,太皇太后张氏执掌大权。正统八年,朱祁镇开始亲政,因为他宠信王振,导致宦官祸乱朝政。正统十四年(1449年),朱祁镇御驾亲征,攻打日益崛起的蒙古瓦剌部,发生土木堡之变,兵败被俘。孙太后联合兵部侍郎于谦,扶持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赢得京师保卫战胜利。在此之后,明朝迎接明英宗回京,安置于南宫。

景泰八年(1457年),朱祁镇策动夺门之变,废景帝朱祁钰,杀少保于谦、名将范广,迫害景泰一朝的忠良、功臣,复位称帝,改元天顺。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重新登基称帝后,朱祁镇将力挽狂澜的于谦杀掉了,这自然是明朝的一大损失。那么,问题来了,朱祁镇复位后,为何要除掉于谦?于谦到底做错了什么?

 

首先,景泰帝朱祁钰在位年间,重用大臣于谦等人,治理朝政,颇为有序。然而为了让自己一脉世代为君,他不但软禁兄长朱祁镇,甚至于景泰三年执意废掉皇太子朱见深,换上自己的儿子朱见济。种种作为,颇让后人诟病。结果朱见济夭折,皇储之位空置。到了景泰八年,景泰帝突然病重,卧床不起。一时之间,人心惶惶。而这,成为夺门之变爆发的重要历史背景。

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明朝代宗朱祁钰景泰时期,明代将领石亨、大臣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于景泰八年(1457年)拥戴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兵变。彼时,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辄,太常卿许彬、左副都御史徐有贞以及原王振门下太监曹吉祥等人开始密谋拥立太上皇。

 

到了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七日凌晨,石亨、徐有贞率兵千人,控制了长安门,东华门。一行人将南宫大门撞开,跪倒在太上皇朱祁镇面前,同声高呼:“请陛下登位。”朱祁镇被搀扶登舆,一行人立即赶往奉天殿。殿下的守卫大声喝止,他高喊:“朕太上皇帝也。”守卫只得唯唯而退。在此基础上,时隔八年之后,朱祁镇终于再次端坐在奉天殿宝座上,重新成为了大明皇帝。在明朝甚至整个古代历史上,两次登基的皇帝,都是比较罕见的情况了。

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朱祁镇复位,正月二十一日改元天顺。复位当日,他传旨逮捕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都御史萧惟祯建议以谋逆罪,处死二人。对此,朱祁镇一度比较犹豫,说当年抵御瓦剌,于谦是有功劳的。徐有贞说,不杀了于谦,您复位无名。而这,可以说是直击朱祁镇的软肋,促使他最终同意除掉于谦。于是,朱祁镇在正月二十二日以谋逆罪处死于谦、王文,籍没其家。随之,于谦所推荐的文武官员都被波及。

 

对此,在笔者看来,朱祁镇之所以要杀掉于谦,显然不是因为后者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前者想要坐稳皇帝的宝座,就不能容忍于谦的存在。一方面,朱祁钰是于谦拥立的。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长兄明英宗即位后被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瓦剌俘虏。虽然朱祁镇有儿子,但是,于谦、王直等大臣奏明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尊明英宗为太上皇,次年改元景泰。正是在于谦等大臣的支持下,朱祁钰才能登基称帝的。

虽然于谦不能说是朱祁钰的心腹,但是,在朱祁镇心目中,于谦正是因为获得朱祁钰的支持,才能力挽狂澜,拯救明朝的。因此,于谦和朱祁钰之间的关系,自然是比较亲近的。在此背景下,朱祁镇现在要取代朱祁钰,从他的手上夺走皇帝的宝座,就必须将朱祁钰的相关势力一并铲除。这就好比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不仅要杀了曹爽,更要诛杀曹爽的党羽,只有这样才能斩草除根,避免夜长梦多。所以,夺门之变后,虽然于谦确实为明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这并不是朱祁镇能够放过他的理由。

 

夺门之变爆发的时候,朱祁镇在仓促之间,甚至来不及罢黜景泰帝,直到二月初一乙未日,才想起将景泰帝废为郕王。因此,短短几日之内,一个朝廷,竟然存在两位皇帝,不能不说是奇事一桩。二月乙未,朱祁镇废朱祁钰为郕王,软禁在西苑。癸丑,郕王去世,享年三十。皇帝似乎还不解气,给了他一个恶谥,叫做戾。以亲王之礼,葬于西山。

一定程度上,朱祁镇对于朱祁钰的恨意,有部分就倾泻到于谦等大臣头上了。在夺门之变爆发后,朱祁钰还没有去世,因此,对于执掌兵权的于谦,完全有能力反击朱祁镇的。而这,促使朱祁镇痛下杀手。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于谦的遭遇,其实和南宋时期的岳飞颇有相似之处,二者都是有才能而遭受忌妒和迫害。

最后,另一方面,夺门之变中,扶持朱祁镇复位的几位大臣,和于谦存在过节。比如本来石亨和于谦在京城保卫战时结下了很深的友谊,但是石亨心胸狭窄。曾有一次,石亨保举于谦的儿子为官,而于谦为官清廉正直,严词拒绝了这个提议,还上书弹劾石亨。石亨对此记恨在心,一直等待机会报复于谦。再比如徐有贞原名徐埕,在土木堡之变之后建议南迁,被于谦大声训斥,丢尽了脸面。之后徐有贞改名换姓,重新为官,不过也是心胸狭隘之辈,对于谦深恶痛绝。

在此基础上,朱祁镇复辟之后,徐有贞马上弹劾于谦,并诬陷于谦想拥立藩王为皇帝,朱祁镇在石亨、徐有贞等人的劝说之下,最终冤杀了于谦。当然,对于当时的朱祁镇,为了能够坐稳皇位,必须获得石亨、徐有贞等人的全力支持。而为了获取这些大臣的支持,朱祁镇也必须有所表示。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杀掉于谦,自然会让石亨、徐有贞等人对朱祁镇更加忠心耿耿。

总的来说,于谦并没有做错什么。如果一定说做错了什么,我们只能说于谦是忠于明朝甚至天下的,而不是朱祁钰或者朱祁镇。当然,曲高和寡,于谦不愿意和石亨、徐有贞等人同流合污,最终惨遭毒手。但是,正如同于谦的《石灰吟》一样:“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非曲直,自有后人评说。对此,你怎么看呢?

上一页 -下一页

关键词:明英宗朱祁镇,复位,于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