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陀螺网
导航

首页 > 历史 > 详细内容

安禄山为什么要造反?安禄山和杨贵妃历史上真有关系吗?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www.tl6.net

安禄山为什么要造反?

杨国忠当上宰相之后,全心全意地干了三件缺德事: 

第一件缺德事和李林甫一样,打压异己、贪污腐败,只不过他做的比李林甫更狠、更毒、更过分。

 他刚一上台,便把朝中不听话的大臣,全部贬到了外地。

没人干活不要紧,他一个人兼了40多职,既当裁判,又当教练,朝中大小事情,都由他说了算。

 为了拉拢人心,他又规定提拔官员的时候,能力大小不重要、贤与不贤不重要,谁干的时间长,就能先晋级,搞得那些坐了千年冷板凳的老头们欣喜若狂,全部投到了他的门下。

 另外,李林甫当宰相的时候,不管哪里发生了天灾人祸,还会派人去治理一下,最起码保证不会出现大型民变。

可是杨国忠为了让李隆基每天都能沉溺在后宫,他便不允许地方上报灾祸。

 例如扶风太守房琯曾上报当地出现了水灾,杨国忠就派人狠狠地训了他一通,搞得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汇报实情。

 第二件缺德事是两次远征南诏(今云南、缅甸、老挝一带)。
 




 

南诏所统治的疆域在隋末唐初的时候是六诏,顾名思义也就是六个国家。

 唐朝建立之后,其它五个诏都归附了吐蕃,只有南诏自始至终对唐朝不离不弃。

为了让南诏牵制吐蕃,唐朝历代皇帝都给了南诏大量的国际主义援助。

 南诏由此国力越来越强,终于在公元738年的时候,在皮逻阁的带领下兼并了其它五诏。

李隆基为了表扬皮逻阁的功绩,还把皮逻阁封为了云南王。

 公元748年,皮逻阁去世之后,他的儿子阁罗凤经过内斗抢夺了王位,并继续奉行亲唐的政策。

 但是,当时唐朝的云南太守(今云南姚安)张虔陀忒不是个东西,能力不强脾气很大。

这位仁兄总觉得自己是天朝上国的封疆大吏,对方只是一个还没有开化的南蛮,所以,他不但不把阁罗凤当王爷对待,还接二连三地侮辱对方。

 有一次,阁罗凤带着老婆孩子到云南出差,张虔陀见人家的老婆长得漂亮,竟然色心大起,调戏了对方,作为男人阁罗凤大怒不已,当场就准备抽刀砍人,但作为一国之君,为了国家的太平,他又不得不忍受了这种屈辱。

 可是,你的容忍,就是别人放肆的资本,等阁罗凤回到南诏以后,张虔陀又狮子大张口,问他索要精神损失费,搞得好像是阁罗凤调戏了张虔陀的老婆似的。

遇到这种人渣,把阁罗凤气得哭笑不得,但他仍然没有反抗,只是装作没有听到。

 可张虔陀还在继续作死,看对方没反应,他还以为阁罗凤怕了自己,竟然又派人去辱骂阁罗凤,并上书朝廷诬告阁罗凤要谋反。

 面对张虔陀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阁罗凤终于忍无可忍,真的起兵造反了。

他率领大军很快就攻陷了云南,将张虔陀大卸了八块。

 消息传到朝廷,杨国忠大怒不已,欺负你,你竟然还敢还手?没见过这么勇敢的人。

 于是,公元751年4月,杨国忠便推荐鲜于仲通为剑南节度使,率军8万,兵分两路准备教训一下南诏。

 鲜于仲通是四川的一位豪族,从小就生活在锦衣玉食之中,文化水平还不错,竟然考中了进士,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从来没有打过仗。

杨国忠之所以派他去,只是因为当年杨国忠走投无路的时候投奔过他。

 在杨国忠看来南诏只是一个芝麻大的小国,打这种国家完全就是刷业绩,所以,他就把这个建功立业的机会交给了恩人。

 老实说,杨国忠的看法没有错,南诏的确是个小国,不能和唐朝抗衡。

但是他忽略了一点: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南诏虽弱,奈何鲜于仲通是头猪啊。

 阁罗凤看见唐军大举压境,还以为唐军会派一些猛将过来,所以,两军还没有开打,他就被吓得魂飞魄散,赶紧派了几位使者,拿着大量的金银珠宝向鲜于仲通说明造反的原因并且请和。

 可是鲜于仲通自以为打仗就是拼人数,谁多谁就能获胜,于是,他拒绝了对方的请求,带着兵就往前冲。

结果双方只打了一仗,阁罗凤连个阴谋都没有使用,唐军就被打了个大败亏输,死了整整6万之众。

 只是很可惜,鲜于仲通没有被打死,杨国忠为了掩盖此次大败,还把他升为了京兆尹。

 公元754年,也就是安史之乱的前一年,不甘失败的杨国忠,又在两京附近拉了7万壮丁,由姚州都督李宓率领,再次去攻打南诏。

 阁罗凤和李宓原来是一对关系还不错的朋友,他知道李宓身经百战,是一个不容易对付的将领。

 所以,这一次他没有选择正面硬刚,而是采用了诱敌深入的战术。

当唐军到达大和城的时候,阁罗凤便让南诏的主力坚守不出,只是派了少量骑兵不断地骚扰唐军的粮道。

 时间很快来到了一年之中最热的6月,北方而来的唐军,根本没有经历过南方的炎热,再加上水土不服,所以,还没有过多长时间,便感染了大面积的瘟疫,死了十之七八。

 李宓见状只好率领残军撤退,但是为时已晚,阁罗凤在后面一通猛砍猛杀,唐军全军覆没,连李宓也成了俘虏。

 本来是教训别人,结果被别人连续削了两次,死了十几万人,杨国忠的罪过放到以前,能让他死好几次。

 可是,李隆基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事情。

因为这时候的李隆基已经懒政到了极其可怕的地步,他把所有的军国大事都交给了杨国忠,自己则天天待在后宫和杨贵妃玩各种二人游戏。

 为此,他还洋洋得意地对高力士炫耀:“朕老了,朝廷的事情都交给了宰相,边疆的事情全部交给了诸位将军,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啊!” 高力士虽然是太监,身体少了一根筋,但脑子里一根筋也没少,他伺候过武则天,知道武则天当年是怎么被搞掉的。

他帮助李隆基发动过两次政变,知道大权旁落的后果有多严重。

 所以,他趁机赶紧劝李隆基说:“臣听说云南吃了多次败仗,而且封疆大吏们一个个拥兵自重,万一事情有变,陛下如何应对?” 可是,忠言逆耳,面对高力士的善意提醒,李隆基懒得去调查一下云南的情况,当场就让高力士闭了嘴。

 遥想当年,李隆基是多么的英明神武,如今竟然昏聩到这种地步,人之变化,怎会如此之大? 杨国忠干的第三件缺德事就是逼迫安禄山尽快造反。

 安禄山想造反,因为经过20年的经营,他手中的权力已经到了可以造反的地步。

 732年,安禄山偷羊被抓,幸运地成为了张守珪的义子,从此开始步步高升。

 740年,安禄山升为平卢兵马使。

 742年,安禄山升为平卢节度使,所辖兵力只有37500人。

 744年,安禄山又升为了平卢节度使、范阳节度使,两个节度使所辖兵力已经将近14万,使得安禄山有了初步造反的实力。

 751年,安禄山再次升官,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兼任了河东节度使(今山西大部),所辖兵力已经达到了可怕的18万之多。

 当时唐朝一共有10个节度使,边防军总兵力是49万,中央军只有区区9万,安禄山一个人统辖的兵力竟然达到了整个唐朝军队的31%。

 




 

后来,李隆基又把安禄山封为了东平郡王,在此之前,唐朝开国以来,活着的时候被封为东平郡王的只有一个——李世民的孙子李续。

安禄山是第二个,100多年后还有一个,那就是篡了唐朝的朱温。

 我们来看一下,公元751年安禄山所有的官职吧: 右羽林军大将军、御史大夫、范阳节度使、平卢节度使、河东节度使、河北采访使、柳城郡太守、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柳城郡开国公、东平郡王。

这些还不是最终官职,未来几年还会增加了很多。

 节度使主管地方的军队、百姓、财政,相当于省委书记兼军区司令。

 采访使主要负责刑狱以及监察州县官吏,相当于省政法委书记兼纪委书记。

 而且河北不是指现在的河北,而是指当时的河北道,包括了今天的河北省、天津、北京、东北等地。

 河北就是下图中的河北道 




 

 拥有如此大的权力,说实话,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会有造反的想法,更何况安禄山本来就是一个野心极大、并且没有受过儒家忠孝文化熏陶、连个汉字都不认识的胡人。

 但是,安禄山此时此刻还没有准备造反,因为李隆基对他实在是太好了,比他亲爹都好。

 安禄山大概有330多斤,因为太胖,走两步就气喘,跑两步就头晕,李隆基便允许他在宫中骑马坐轿,享受各种特殊待遇。

 安禄山在京城没有住的地方,李隆基就让有关部门给他在长安盖了一座超级豪宅,里面的一切用品,全是李隆基赏赐的宫庭用品,东西不求最好,但求最贵,连厨房里的锅碗瓢盆都用金银打造。

 安禄山率领10几万人攻打契丹,结果打输了,李隆基连一句问责的话都没有。

 安禄山的儿子到了该结婚的年纪,李隆基就把自己的亲孙女、太子的女儿嫁给了他,让安家成为了皇亲国戚。

 最重要的是,李隆基对安禄山的信任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基本上属于安禄山说啥,李隆基就信啥,哪怕是一些鬼都不信的鬼话,李隆基也照信不误。

 安禄山第一次见到李隆基为了表忠心,就摆出了一副神神叨叨的样子,表示去年秋天,营州闹了蝗灾,把禾苗都快吃完了,自己心急如焚,祈求上苍说:“如果我心术不正,事君不忠,就让蝗虫把我的心吃掉,如果我不负上天,就让蝗虫赶紧消失吧!”结果自己刚刚说完,天上就飞过来了一大群候鸟,把蝗虫给吃完了。

 这种比神话传说还不靠谱的鬼话,李隆基竟然信了。

更为搞笑的是,他还专门让史官把这件事记录了下来,又把安禄山封为了骠骑大将军。

 后来,安禄山入朝觐见李隆基,刚好太子李亨也在场,但是安禄山只拜李隆基不拜太子。

旁边人提醒他,他却装作一副傻傻的样子说:“臣是胡人,不知道太子是何官?” 当了那么多年封疆大吏,不知道太子是何官,李隆基竟然也信了,还向他解释道:“太子就是储君。

” 哪知道安禄山等的就是这句话,他赶紧上前拍了一通马屁:“臣愚钝,只知道陛下一人,不知道还有储君。

” 李隆基这才意识到,安禄山是在耍滑头,但是为了拍自己的马屁,竟然愿意得罪未来的皇帝。

这种只看眼前,不顾未来的忠臣,让李隆基相当地满意。

 751年,安禄山兼任三镇节度使之后,为了拍李隆基的马屁,40多岁的他又提出了一个极其荒唐的请求,要认比自己小16岁的杨玉环为干妈,李隆基竟然也同意了。





 在此之后,安禄山就开始以儿子的身份随便出入皇宫,每次入宫都是先拜杨玉环再拜李隆基。

 李隆基很诧异,问他为啥这么做。

他拿过早就准备好的答案说:“我们胡人的习俗,都是先拜母亲,后拜父亲。

” 此话一出,周围人的鸡皮疙瘩掉了一地,但李隆基和杨玉环两位却非常受用,觉得这儿子比孙子还孙子。

 为了表达对儿子的爱,杨玉环母性大发,竟然做了一件比认妈还要荒唐的事情,她要亲自给安禄山“洗三礼”。

唐朝的时候,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会把亲朋好友都聚集到一起,给婴儿举行个洗澡仪式以图吉利。

 




 

 

安禄山是一个40多岁的大老爷们,杨玉环是个20多岁的妙龄少妇,杨玉环给他洗澡,那画面简直不要太辣眼睛,至于两个人在洗澡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点什么故事,大家自己去想吧,史书上并没有记载。

 而更加荒唐的事情还在后面,李隆基看见这两位如此奔放之后,也表现的极为奔放,他不但没有生气,还觉得要想生活过得去,头上总得戴点绿,竟然跟着哈哈大笑了起来。

 面对这样昏庸,但又对自己如此之好的皇帝,安禄山的内心十分地纠结。

 反了,一方面对不起皇帝的信任,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虽然安禄山没有多少感情。

更重要的是,目前这种无忧远虑的生活,就将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在京城,可以住豪宅、开豪车、自由出入皇宫和杨贵妃嬉戏玩乐,犹如天上人间。

 如果回到范阳,还可以做土皇帝,想打仗就打仗,不想打仗就吃喝玩乐,打赢了有奖赏,打输了,皇帝也不在乎。

 人臣做到这种份上,古往今来,谁能与之匹敌? 可是不反,又对不起自己手中的权力。

20万大军枕戈待旦,搏一搏指不定就可以坐拥天下,睥睨四方,成就霸图伟业。

 权力的荷尔蒙,让安禄山雄心勃勃;道德的束缚以及潜在的危险,又让安禄山不得不冷静下来。

两者不断博弈的结果就是安禄山选择了造反,但他准备等到李隆基去世以后再反(安禄山专制三道,阴蓄异志,殆将十年,以上待之厚,欲俟上晏驾然后作乱)。

 如果历史真的按照这个节奏发展下去,史上恐怕就不会有安史之乱了,因为此时此刻,安禄山肥胖的身体,已经出现了各种问题,在不久的将来他就会病得双目失明。

如果那时候他还没有起兵,被收回权力恐怕是他唯一的出路。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杨国忠从当上宰相那一刻起,就下定了决心,要逼迫安禄山尽快造反。

因为他天真地以为,只有这样,才能搞掉这个看不起自己的安禄山,让自己永久地独揽大权。

 那么,杨国忠是如何逼迫安禄山的呢,我们下一集再讲。

未完待续

上一页 -下一页

关键词:安禄山,为什么要造反,安禄山杨贵妃,历史上,真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