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制作教你自制饮水鸟!
中国古代玩具"饮水鸟"类似永动机的状态曾经让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惊叹不已。"饮水鸟"的形象最后一次公开出现是在上世纪30年代时一本国外的科普读物上,之后就销声匿迹了。这只神秘的"饮水鸟"发明于什么时候?不可考;民间是否还有流传?不知道。不过我们今天不考究它的来历,只来看看,如何制作一只自己的“饮水鸟”!
使用的材料:矿泉水瓶1个,医用纱布一小卷。纱布可以在药店买到,用吸水效果好的毛巾代替也行。
首先用壁纸刀把矿泉水瓶斜着切掉一块,靠近瓶嘴的一段切1/3,靠近瓶底切2/3。用剪刀也可,但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戴上手套。
剩下的这半截矿泉水瓶就是“饮水鸟”的身体了,丑是丑点,但是材料随便谁都能得到,也容易加工。然后用一小块木板和铁丝做这样一个架子,需要用到的工具是尖嘴钳和螺丝刀,尖嘴钳的作用就是弯折铁丝的时候比普通的刻丝钳方便。这个架子的高度是有讲究的,继续看下去你就会知道多高是合适的。
将一小段铁丝穿过矿泉水瓶前1/3的位置,放在提前做好的铁丝支架上。
将纱布穿过瓶嘴放进矿泉水瓶里,浸湿后伸出的一小段放进前面的水杯里。我们的饮水鸟这就做好了,剩下的只是对平衡的调整。
可以通过改变纱布的位置来调节杠杆的平衡的,调整后的样子。
我们可以观察到这只“鸟”的工作原理:这只“鸟”的鸟嘴部分的纱布浸到水里,纱布被水浸湿以后,由于毛细现象,水就引上来,慢慢地越过头部的拐角。一旦过了这里,浸湿的速度就加快,鸟肚子里渐渐充水,加重了后部的重量,最终破坏了平衡,于是头部抬起,水泻下来。这样的过程不断反复,“鸟”儿就不断地点头饮水了。
完成这个装置铁丝支架的高度很关键,既要保证“鸟”的运动幅度足够大,否则尾部下沉的时候水不容易洒出来(表面张力的作用),又要保证“鸟”头下沉的时候尾部的水不会越过杠杆位置跑到头部去。
一只简单的饮水鸟就做好了。现在拿起你身边的小工具,也赶快动手做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