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陀螺、盘珠子、玩萝卜刀、拆盲盒、集卡片……孩子们的游戏“新宠”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www.tl6.net
近日,“烟卡”游戏在广东、广西、湖南、海南等地小学校园中流行起来,一些学生拍“烟卡”上瘾,还有的已经脱离了游戏层面,升级为“赌博”。
在当今的校园生活中,中小学生的流行趋势犹如浪潮般一波接一波。
指尖陀螺、盘珠子、编绳子、抽盲盒、集卡……这些游戏在孩子们中掀起了阵阵热潮。
面对这一现象,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社会面前:禁止真的可行吗?山西晚报记者围绕此现象展开采访,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以期为家长、教师和社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譬如新近兴起的烟卡,引发一连串疑问:何为烟卡?如何玩?有何乐趣……经过向小学生咨询,记者方才明白,即从卷烟盒上剪下烟标,再折叠成纸牌大小的卡牌,一方通过拍地或拍空气的方式使其翻面,赢家便可带走此卡。
中小学生群体近来不时兴起新的流行风潮。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或许因刚刚兴起之故,太原小学生中玩烟卡游戏的并不多,同时各学校均有一定制度规范孩子们。
太原市尖草坪第五小学的黄彦老师表示,学校规定不允许携带任何与学习无关的玩具进校,此前曾发现个别孩子偷偷携带烟卡,经教育后校内已无此类现象。
除了烟卡,目前太原中小学生中最为流行的硬通货当数各类“卡片”,诸如小马宝莉卡、奥特曼卡、蛋仔派对卡等,这些五彩斑斓、图案各异的卡片,在孩子们之间广泛流传,几乎成为他们之间交流的一种新语言。
在成年人看来无趣无益的玩具,于孩子而言却妙趣横生,甚至成为与同学、朋友交往的硬通货。
”三年级的元宝,拿着自己刚买的卡,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着。
记者看到这一包里有六张卡片,其中3张的材质与普通卡不同,且背面颜色也不同,背面为黑色的按等级属于较为稀有的卡,若能开到,一张卡片能卖几百块钱,白贝和3D的紫贝卡则可卖到几十元一张。
买得多了,元宝还总结出一套理论知识,能开出稀有卡的卡包较重一些,购买时掂掂重量,便可避开普通卡。
在学校周边的一些小超市或文具店,记者发现,不少商家将盲盒卡放置在最显眼位置。
一家文具礼品店的店员还告诉记者,卡片销量很好,现正值店庆搞活动全场五折,此时购买卡片最为划算。
同时,除卡片外,一些盲盒玩具、盲盒笔也颇受学生欢迎。
“我并不认为收集这些卡片会对孩子产生何种影响,只要他不沉迷,有节有度便好。
”一位家长向记者表示,一包卡片价格不贵,平时不会无节制地给孩子购买,将其作为对孩子学习的奖励未尝不可。
一位妈妈在朋友圈晒出儿子近期收集的烟卡和书封,她认为,谁都有童年,小学生拍烟卡与80后家长小时候玩的拍洋片游戏并无二致。
”一位家长向记者吐槽道。
有家长认为玩“烟卡”会使孩子过早接触香烟品牌,还有家长很无奈:“我是最近一个月才了解到集卡之事,小女儿一共去文具店三次,花了100多块钱全买了这个来拆,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她的零花钱和心思都得投入进去。
”据了解,“小马宝莉”这类卡片发行了大概20多个等级,再加上中间商故意炒作,特别稀有的卡被炒至几百块一张。
家中既有初中生又有小学生的孟先生认为拍烟卡、拆盲盒卡等游戏带有赌博色彩,“孩子在抽卡时,并不知晓里面有什么,受到好奇心、冒险欲望的刺激,甚至‘赌一把’心理的影响,经常一买就停不下来。
同时,刺激攀比心理会对孩子的身心、学业造成不良影响。
”孟先生表示,凡事皆有两面性,只要家长帮助孩子甄选购买的玩具等物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冲动消费即可,很多时候家长需鼓励孩子通过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标来获取奖励。
“我平时也会主动给孩子购买盲盒,比如宝物挖掘的盲盒,小花农的盲盒都很适合孩子玩。
孩子比较喜欢《山海经》主题的挖宝盲盒,一点点挖出来的宝藏孩子也有成就感,并且通过挖宝的过程也了解了书中的神兽,是获取知识的一个途径,种花的盲盒同样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乐趣。
”孟先生说道。
然而,伴随时代的发展,这种游戏又在小学生中重新流行开来。
而集卡之所以受未成年人追捧,是因为某些动漫、游戏的形象,对此现象社会各界态度不一。
有的家长认为应当明令禁止,有的家长则认为不应禁止,对于全面禁止“一刀切”的做法,太原市尖草坪第五小学的谷秀琴老师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并非简单的“堵”与“放”,应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看待此问题。
小学生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尚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烟卡”游戏可能会使他们对香烟产生好奇,淡化对吸烟危害的认识,进而增加未来吸烟的可能性,还可能致使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孩子因无法参与而产生自卑感,进而引发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同时,游戏中的竞技和攀比心理也可能导致孩子们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和虚荣心膨胀,无益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其实,在探讨这个问题时,需要权衡各种因素,关注这些流行是否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同时也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兴趣发展。
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应携手合作,从监管制度、教育引导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通过制定明确的监管制度,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开展各种有益身心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转移孩子们的视线,共同营造更为健康和安全的成长环境,确保孩子们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在当今的校园生活中,中小学生的流行趋势犹如浪潮般一波接一波。
指尖陀螺、盘珠子、编绳子、抽盲盒、集卡……这些游戏在孩子们中掀起了阵阵热潮。
面对这一现象,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社会面前:禁止真的可行吗?山西晚报记者围绕此现象展开采访,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以期为家长、教师和社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A 卡片、盲盒渐成中小学生热宠
才搞清萝卜刀为何物,新的玩具便已“滚滚而来”,家长们直言跟不上自家孩子的潮流。
譬如新近兴起的烟卡,引发一连串疑问:何为烟卡?如何玩?有何乐趣……经过向小学生咨询,记者方才明白,即从卷烟盒上剪下烟标,再折叠成纸牌大小的卡牌,一方通过拍地或拍空气的方式使其翻面,赢家便可带走此卡。
中小学生群体近来不时兴起新的流行风潮。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或许因刚刚兴起之故,太原小学生中玩烟卡游戏的并不多,同时各学校均有一定制度规范孩子们。
太原市尖草坪第五小学的黄彦老师表示,学校规定不允许携带任何与学习无关的玩具进校,此前曾发现个别孩子偷偷携带烟卡,经教育后校内已无此类现象。
除了烟卡,目前太原中小学生中最为流行的硬通货当数各类“卡片”,诸如小马宝莉卡、奥特曼卡、蛋仔派对卡等,这些五彩斑斓、图案各异的卡片,在孩子们之间广泛流传,几乎成为他们之间交流的一种新语言。
在成年人看来无趣无益的玩具,于孩子而言却妙趣横生,甚至成为与同学、朋友交往的硬通货。
“阿姨,这是我10元购买的小马宝莉卡,这两张是较为稀有的黑贝卡和白贝卡,这些都是普通卡。
”三年级的元宝,拿着自己刚买的卡,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着。
记者看到这一包里有六张卡片,其中3张的材质与普通卡不同,且背面颜色也不同,背面为黑色的按等级属于较为稀有的卡,若能开到,一张卡片能卖几百块钱,白贝和3D的紫贝卡则可卖到几十元一张。
买得多了,元宝还总结出一套理论知识,能开出稀有卡的卡包较重一些,购买时掂掂重量,便可避开普通卡。
在学校周边的一些小超市或文具店,记者发现,不少商家将盲盒卡放置在最显眼位置。
一家文具礼品店的店员还告诉记者,卡片销量很好,现正值店庆搞活动全场五折,此时购买卡片最为划算。
同时,除卡片外,一些盲盒玩具、盲盒笔也颇受学生欢迎。
B 支持或反对家长态度两极分化
据了解,这些卡片不仅为小学生所把玩,亦受到众多初中生乃至成年人的青睐。
“我并不认为收集这些卡片会对孩子产生何种影响,只要他不沉迷,有节有度便好。
”一位家长向记者表示,一包卡片价格不贵,平时不会无节制地给孩子购买,将其作为对孩子学习的奖励未尝不可。
一位妈妈在朋友圈晒出儿子近期收集的烟卡和书封,她认为,谁都有童年,小学生拍烟卡与80后家长小时候玩的拍洋片游戏并无二致。
但也有家长持反对意见,“接孩子放学时,看到两个低年级的小学生在满地捡烟盒,趴在地上拍来拍去,实在太不卫生了。
”一位家长向记者吐槽道。
有家长认为玩“烟卡”会使孩子过早接触香烟品牌,还有家长很无奈:“我是最近一个月才了解到集卡之事,小女儿一共去文具店三次,花了100多块钱全买了这个来拆,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她的零花钱和心思都得投入进去。
”据了解,“小马宝莉”这类卡片发行了大概20多个等级,再加上中间商故意炒作,特别稀有的卡被炒至几百块一张。
家中既有初中生又有小学生的孟先生认为拍烟卡、拆盲盒卡等游戏带有赌博色彩,“孩子在抽卡时,并不知晓里面有什么,受到好奇心、冒险欲望的刺激,甚至‘赌一把’心理的影响,经常一买就停不下来。
同时,刺激攀比心理会对孩子的身心、学业造成不良影响。
”孟先生表示,凡事皆有两面性,只要家长帮助孩子甄选购买的玩具等物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冲动消费即可,很多时候家长需鼓励孩子通过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标来获取奖励。
“我平时也会主动给孩子购买盲盒,比如宝物挖掘的盲盒,小花农的盲盒都很适合孩子玩。
孩子比较喜欢《山海经》主题的挖宝盲盒,一点点挖出来的宝藏孩子也有成就感,并且通过挖宝的过程也了解了书中的神兽,是获取知识的一个途径,种花的盲盒同样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乐趣。
”孟先生说道。
C 老师建议理性对待正确引导
烟卡游戏并非新鲜事物,早在上个世纪,众多70后、80后男生便痴迷过此游戏。
然而,伴随时代的发展,这种游戏又在小学生中重新流行开来。
而集卡之所以受未成年人追捧,是因为某些动漫、游戏的形象,对此现象社会各界态度不一。
有的家长认为应当明令禁止,有的家长则认为不应禁止,对于全面禁止“一刀切”的做法,太原市尖草坪第五小学的谷秀琴老师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并非简单的“堵”与“放”,应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看待此问题。
小学生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尚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烟卡”游戏可能会使他们对香烟产生好奇,淡化对吸烟危害的认识,进而增加未来吸烟的可能性,还可能致使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孩子因无法参与而产生自卑感,进而引发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同时,游戏中的竞技和攀比心理也可能导致孩子们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和虚荣心膨胀,无益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其实,在探讨这个问题时,需要权衡各种因素,关注这些流行是否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同时也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兴趣发展。
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应携手合作,从监管制度、教育引导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通过制定明确的监管制度,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开展各种有益身心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转移孩子们的视线,共同营造更为健康和安全的成长环境,确保孩子们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