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口蜜腹剑:李林甫是个怎样的人?李林甫历史评价
和堂妹勾搭上的杨国忠,转过身就撞了大运,在家人的运作下,他又跑到一个县城当了一名县尉(公安局长)。
公元745年,杨玉环被李隆基册封为贵妃之后,她又把自己的三位姐姐叫到京城。
李隆基对三个姐姐非常照顾,不仅给她们安排了超豪华的住宅,还将她们分别封为了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
其中虢国夫人就是杨国忠勾搭的那个堂妹。
三个女人一台戏,四个女人闹翻天,在这四个吞金兽的折腾下,大唐快递员和老百姓们算是受了大苦。
晚唐诗人杜牧,曾写过一首诗来表现杨贵妃的穷奢极欲“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这首诗可不是夸张,而是真有其事。
《新唐书》中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转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 荔枝的保质期是多长时间呢? 大诗人白居易在曾在《荔枝图序》中说:“荔枝生巴峡间……夏熟……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 结合两段文字的记载,也就是说三天之内,味变之前,荔枝得从巴峡运到长安。
巴峡也就是如今的长江三峡之一,走高速的话,距离长安大概是1400里。
古代没有高速,只有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这个距离最保守估计也得2000里。
别人是800里加急战报,她这是800里加急荔枝,公车私用的鼻祖,我觉得完全可以扣到她的头上。
除此之外,杨贵妃把宫中的奢华也带到了开元以来的巅峰。
想当年李隆基刚当上皇帝的时候,曾把大量宫女放出宫外,还让妃子们亲自养蚕纺织。
但是杨贵妃一来,就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宫中光是给她织锦刺绣的工人就达到了700多人,给她制造首饰的工人又有几百人,后宫秒变大工厂,GDP蹭蹭往上涨。
她的姐姐们也是一群败家子,仗着妹妹受宠,一个比一个能折腾。
每人每月仅是化妆费就得10万钱(大约能买1-2万斤大米),随随便便修几间房子就得上千万,也不知道是不是马桶上镶了钻。
眼看着妹子们发达了,情人变成了小富婆,杨国忠自然不会忘了攀高枝。
所以,他利用工作的机会,撒开丫子就飙到了京城投奔这群妹子。
不久之后,杨国忠便在各位妹子的美言之下开始步步高升,一年之内便身兼15职,成为了裆红炸子鸡。
李林甫看到杨国忠,一方面越来越得势,一方面又蠢得不一般,所以他料定杨国忠不会威胁到自己的相位,便也趁机和杨国忠套起了近乎。
两个人刚开始狼狈为奸的时候,合作地也相当愉快,李林甫每次陷害太子李亨,杨国忠都会主动跑过去添油加火。
李林甫设置推立院,抓异己,杀贤良,杨国忠便充当咬人急先锋。
像前两集讲的,杀韦坚、皇甫惟明这些事,都有杨国忠的积极参与。
但是,权力场上的合作往往不会长久,贤臣之间尚且如此,小人之间更是如此。
等李隆基不再打压李亨的时候,杨国忠和李林甫的矛盾就开始浮出了水面。
有一天,御史大夫(从三品)的职位出现了空缺,杨国忠和王鉷(hóng)都是御史中丞,按道理讲,两个人都有竞选上岗的可能。
杨国忠自信满满,觉得自己为李林甫干了那么多亏心事,并且有杨贵妃的撑腰,这个位置非他莫属。
但是李林甫并不这么想,从国家的角度看,他觉得王鉷很会为国敛财,深得李隆基的信任,推荐王鉷为御史大夫,李隆基会比较满意。
从私人的角度看,李林甫也比较喜欢王鉷,虽然王鉷没有帮自己干过什么坏事,但人家对自己非常非常地尊敬。
当年安禄山仗着李隆基的宠信,无论见到谁都趾高气昂,恨不得用鼻子看人。
李林甫为了给安禄山一个下马威,就当着他的面召见了王鉷。
王鉷在李林甫面前,表现的极其卑微恭谨,装得比亲孙子都像孙子,让安禄山大吃一惊。
接着李林甫又给安禄山表演了一番个人绝学——读心术,安禄山想要说什么,李林甫都会抢先替他说出来。
这两招下来,让安禄山惊恐万分,从此一看到李林甫就被吓得汗流浃背。
等安禄山返回老窝以后,每次使者从长安回去,他都会赶紧询问:“十郎(李林甫)说了些什么?” 如果听到李林甫夸他了,他就高兴不已。
如果李林甫说:“告诉安大人,让他老实一点!”安禄山就会一边拍着床,一边喊:“噫嘻,我死矣!” 当然,后面拍床说自己要死了,可能是安禄山为了韬光养晦,故意做给外人看的,但是每次见到李林甫被吓得汗流浃背,国家一级演员恐怕也演不出来这种感觉。
王鉷如此给自己面子,李林甫怎么可能不喜欢。
所以,他就把王鉷推荐为了御史大夫。
落榜的杨国忠,由此对李林甫怀恨在心,开启了报复之路。
自古以来什么最重要?人才,人才永远是一个组织做大做强的核心竞争力,治国如此,整人也是如此。
杨国忠虽然干正经事不太在行,但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他知道仅靠自己的智商,根本整不倒李林甫,于是,他就想方设法,把李林甫手下最能坑人的吉温,拉到了自己的阵营。
吉温也就上一集中“吉网罗钳”的男主角之一,最善于的事情就是拍须溜马、罗织罪名。
在吉温的帮助下,杨国忠简直就是如虎添翼,很快就升为了兵部侍郎(正四品上)。
紧接着,他们又学习李林甫到处安装人体监控的战术,在李林甫小弟的身边也安插了无数个耳目。
这群人本来就不是啥好人,违法乱纪的事一抓一大把,很快京兆尹萧炅、御史中丞宋浑等人贪赃枉法的事情,就被杨国忠捅了出来。
李林甫听说之后大为恼火,竟然有人敢捅自己的屁股,他洗罢手就准备去营救自己的小弟。
但是,经过调查后李林甫惊讶地发现,根本没有营救的可能,因为这两位贪赃枉法的事情铁证如山,杨国忠没有一点冤枉他们。
于是乎,李林甫只好舍车保帅任凭他们被贬到了外地。
初步尝到甜头的杨国忠,从此也成为了安装监控的专家,他进一步扩大了监控的范围,除了李林甫家之外,整个京城基本都被他安装上了人体监控。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之后,杨国忠就监控到了一条石破惊天的消息:王鉷的弟弟、户部侍郎王銲和他的好朋友邢縡(zài),召集了数十号人马,准备杀掉禁军老大,率领禁军造反。
李隆基听完杨国忠的汇报之后大吃一惊,但他并不相信王鉷会和他弟弟一起造反,因为此时的王鉷已经是仅次于李林甫的二号权臣,完全没有理由造反。
所以,李隆基本着用人不疑的精神,便把抓人的任务交给王鉷以及杨国忠,希望王鉷能够大义灭亲。
可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他哪里能想到,王鉷不仅知道弟弟的阴谋,还帮弟弟杀过人、灭过口。
以前王鉷的弟弟找过一个术士,让术士算一算自己有没有天子命。
术士一听,顿时吓得魂飞魄散,你有没有天子命,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件事要败露我肯定没命。
所以,这个术士胡乱拍了一通马屁之后,便赶紧溜出京城藏了起来。
王鉷的弟弟听完马屁非常地高兴,就赶紧把这件事当作喜讯告诉了王鉷。
王鉷一听就炸了,我的天啊,没想到自己的弟弟竟然有天命。
但是,有天命也得小心啊,万一天命没来之前事情泄露,就活不到明天了。
于是,王鉷急忙上演了一部千里追凶,派人把这个术士给剁了。
可惜没过多长时间,这件事情还是泄露了。
王鉷府上的司马韦会,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也知道了这件事情,王鉷又让人把韦会给杀了。
现在李隆基让王鉷去抓弟弟,毫无疑问就是肉包子打狗,能打着也就怪了。
但是,什么人也抓不着,又没办法向皇帝交差。
所以,王鉷接到抓人的命令之后,并没有着急行动,他先让人把弟弟从邢縡的家中叫到了自己的家里,然后才和杨国忠一起去邢縡的家里抓人。
可惜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当王鉷和杨国忠去抓人的时候,邢縡一看是王鉷来了,便大声喊道:“大家不要伤害王大人的人。
”然后他便带着几十号亡命之徒就跑了。
王鉷一听这话,吓得一身冷汗,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巴掌,怎么会和这些没脑子的人搞到一起,如今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所以,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让人拼命在后面追,准备把这群人全杀了以便死无对证。
但就在他举起屠刀的时候,高力士带着400名禁卫军恰好赶到了现场。
在高力士的指挥下,邢縡很快被砍掉了脑袋,其他几十号人则被生擒了。
按道理讲,有这群人的作证,王鉷必然是在劫难逃。
可是,奇迹竟然又一次出现了。
也不知道王鉷采用了什么方法,一向精明的李林甫竟然在这个敏感的时刻替他求了情,而且李隆基竟然也信了,不但没有追究王鉷的责任,还下令把他的弟弟王銲也赦免了。
好不容易煮熟的鸭子,而且还剁成了块,端上了桌,竟然就这么跑了。
杨国忠听说之后,气得一口老血差点喷了出来。
绝对不能就此放弃,否则以后李林甫和王鉷联起手来对付自己,自己必然没有好下场。
郁闷透顶的杨国忠思来想去,决定再去找一个人,他相信只要这个人出面弹劾王鉷,王鉷就必然会被重新拔毛,回锅重造。
这个人不是杨贵妃,而是次席宰相陈希烈。
陈希烈生辰不详,以前干过啥功绩也不详,他之所以能当上宰相,全是李林甫的功劳。
不是李林甫喜欢他这个人,而是李林甫觉得他为人懦弱,容易控制。
事实也是如此,陈希烈当上宰相之后毫无作为,除了李林甫让他签字的时候动动手之外,基本就没有干过其它事。
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同事们都没有把他看在眼里,但是从底层爬起来的杨国忠知道,只要冷灶烧得好,惊喜自然少不了,越是这种人越容易接近,也越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杨国忠找到陈希烈之后,把当前的局势好好地分析了一通,没想到陈希烈比他想得还要激烈,他早就受够了被人冷落了滋味,也早就忍够了李林甫的飞扬跋扈。
所以,他立刻写了一封弹劾王鉷的奏疏就交了上去。
李隆基很是惊讶,一向老实巴交的陈希烈竟然也来弹劾王鉷,看来此人大概率真的有问题。
所以李隆基又收回了原来的命令,让杨国忠和陈希烈一起审讯王鉷以及他的弟弟王銲。
结果可想而知,一通杀威棒下来,这兄弟俩便把罪行全部招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隆基本就不纯洁的心理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我真心待你如初恋,你却拿我当大保健。
于是,他一怒之下把王鉷给赐死了,王銲给活活打死了,他们的儿子也全部被流放到了岭南,没过多久也全部被杀了。
替王鉷求过情的李林甫虽然没有获罪,但从此以后,就失去了李隆基的信任。
当年10月,南诏国(位于今天云南附近)反叛唐朝,攻陷了姚州(今云南姚安),杀死了当地的太守。
被冷落的李林甫顿时又看到了希望,想趁机整垮杨国忠,因为杨国忠当时还兼任着剑南节度使,这地方归他管,所以李林甫就向李隆基提议,让杨国忠带兵出征南诏。
可是杨国忠不是傻子,他当面就揭穿把李林甫的阴谋:“臣一旦离朝,必为李林甫所害。
” 李隆基也知道这是李林甫的阴谋,不过军务要紧,你管的地方出了事,无论如何你都得去一趟。
所以,李隆基依然坚持把杨国忠派往了剑南,不过临行之前,李隆基又对杨国忠许下了承诺,很快就会把他召回京城,并任命为宰相。
李林甫听说这个承诺之后,彻底的傻眼了,他终于意识到属于自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等到杨国忠回来,必然会被大肆报复自己。
所以,没过多长时间,李林甫便因为惊恐过度一病不起了。
当杨国忠从剑南回来的时候,李林甫已经病入膏肓,随时都有挂掉的可能。
李隆基估计是怕他死得太慢,在这个时候竟然又让杨国忠去看望了一次李林甫。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这位雄踞相位19年,心狠手辣、整人无数的大人物,见到杨国忠之后,竟然流下了忏悔的眼泪,他一边哭着一边对杨国忠说道:“我很快就要死了,你一定会继任宰相,我的后事就托付给你了。
” 可是,这时候说这些话还有什么用呢?前几天你还准备整垮杨国忠,现在他怎么可能会手下留情? 几天之后,李林甫终于在家中病逝,享年71岁。
还没有等李林甫下葬,杨国忠便联合了安禄山,诬陷李林甫谋反。
李隆基在盛怒之下,将他削去了官爵,抄没了家产,儿子全部除名流放岭南。
随后又命人劈开了他的棺木,挖出了嘴里含着的珍珠,剥下了金紫朝服,改用小棺材用庶人之礼将他埋了起来。
一代权臣的人生,就这样戏剧化地结束了。
在他主政的19年里,唐朝虽然表面上继续保持了繁华,但是繁华之下已经涌现出了无数危机。
他虽然修订了法律,编订了唐六典,但是这些功劳相较于他打击异己、压制人才、结党营私、残害忠良根本微不足道。
张说当宰相的时候,施行强干弱枝的政策,裁撤边防军20万,招募中央军10几万,大大加强了中央的权力。
但李林甫却一反常态、强枝弱干,不断地加强边防军的力量,禁军四散逃亡他却不管不问。
虽说安禄山畏惧他的威严,没有在他生前造反,但他种下的恶果已经开花。
在他的任期之内,李隆基耽于享乐,杨贵妃挥霍无度,忠臣们无处施展才华,奸臣们却尸位素餐、横行无度。
虽说这一切的责任,归根结底都应该由李隆基负责,但作为首席宰相,他在李隆基骄奢淫逸之时,没有劝阻、没有纠正,相反却助纣为虐,作为人臣,岂能叫作合格? 所以,他虽有一定的能力,但也摆脱不了奸臣的定论。
过往的1000多年,没有人为他成功翻案,我相信,再之后的1000多年,也不会有人翻案成功。
这样的人,死不足惜,他之所以会被个别人翻案,只是因为他生活在一个比烂的时代,而接替他的人更死不足惜罢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