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决堤事件真相:九江决堤时他按响快门
历史上有无数个今天,无数个今天凝聚成历史。每个今天都会发生不一样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值得我们去回味和品鉴。九江人都不会忘记历史上的今天——长江九江段决堤:1998年8月7日(农历六月十六),九江市长江大堤决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勇士们用血肉之躯堵住决口、保卫九江的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画面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亲历者讲述1998九江抗洪的故事
那一年,留在国人记忆中的,是滚滚浊浪,滔滔洪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口号和无数为保卫家园奋战的人们。
公元1998年,百年不遇的洪水为改革开放中的新中国设下考题。几经奋战,党和人民最终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江西省九江市,长江大堤决口处,一名摄影记者按下快门,那段人与大自然抗争的感人场景,就此凝固。
■那一刻
1998年,嫩江、松花江发生特大洪水。长江发生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先后出现8次洪峰,部分流域水位长时间超过历史最高纪录。8月7日中午,江西省九江市城防大堤决口,九江城区50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危在旦夕。
■亲历者
贺延光,男,1951年出生,中共党员,高级记者。1981年为北京青年报记者,1983年为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1985年至2005年任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现为该报图片总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他先后7次在国内最高新闻奖评比中获奖,是国内新闻界惟一一位既获摄影一等奖,又获文字特别奖的平面媒体记者。
洪水围城
1998年7月31日,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贺延光,带着头天新购置的一台底片传真机,直飞九江市。
飞机落地时,九江大雨方歇,气温闷热。和天气一般浮躁的是人们的心情。
当年,南方长江流域先后有8次洪峰从上游奔泻而下,连续60天超警戒水位,使万里江堤险象环生;在北方,嫩江、松花江发生超历史纪录的洪水,3次洪峰拍打着脆弱的堤岸。滚滚浊浪挟风裹雨,一时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洪水考验着改革开放后的新中国抵御大灾的能力。对贺延光而言,他的任务是用相机,记录下抗灾中的感人画面。
在九江市下属的永修县内,洪水已将县城围困。
站在冲锋舟上,贺延光远眺县城周边的村落。小村已失去本来的模样。原来村落的位置,只余几根树枝,孤零零地伸出水面。众多解放军战士,驾着冲锋舟,一次次往返,解救被困群众。
在与永修相邻的湖口县,县医院已被洪水包围。一名受伤的老人要拍x光片,只能乘坐小船,往返于医院的楼宇之间。
贺延光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切。休息时,他打起赤膊,和战士们一起吃起饼干和方便面,袋装榨菜成为难忘的美味。
“作为新闻工作者,我谈不上辛苦,更辛苦的是解放军战士。”贺延光一次次被英勇奋战的解放军战士感动,流动的绿色已成为阻拦洪水的人墙堤坝。
旁听南京军区一次抗洪工作会,让贺延光印象颇深。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陈炳德中将鼓励指战员继续全力抗洪抢险,他红着眼圈说:“记住,我们不是给人民来做样子的。”
此时,国务院一封封急电早已传至九江。自当年6月中旬进入汛期后,国务院便要求沿长江各省市作好迎战洪峰的准备,严防死守,做到确保长江大堤安全。
7月28日上午,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致电中国气象局,询问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变化情况,要求气象部门严密监视天气变化,为抗洪抢险做好服务工作。
全国自上而下的力量全部行动起来,与洪水的决战,一触即发。
赶往决口
当年8月7日,九江市一军区招待所内,贺延光正在整理几天来的采访资料。
此时,抗洪形势已愈发严峻。远在北京的中国青年报摄影部已是人去楼空,40余名记者前往全国各地进行采访。
贺延光的任务是留守九江,拍摄这里的抗洪场景。
几天来,最让他揪心的就是长江大堤有可能决口的消息。
下午1点,坏消息突然而至,与贺延光同住的南京军区一家报纸的处长,急匆匆跑进屋,告诉贺延光,“叫你快点出门呢,决口了”。
贺延光等人跑下楼,上了一辆吉普车。车在市区中穿行,贺延光敏感地发现气氛异常。
夏日的九江,日头毒辣,午间街头原本行人稀少,“那天街上的人突然变得特别多,三五成群,神色慌张”。
贺延光摇下车窗,向一名交通警察打听消息:“哪里决口了?”
“开发区。”警察向西一挥手,匆忙答道。
吉普车迅速掉头,向开发区方向疾驰。开发区宽阔的九龙大道变得空空荡荡,在路边,停着数辆军车。
军人们拦住吉普车,告知贺延光:“水就要过来了,车不能再往前开啦!”
贺延光等人执意前行,方行数百米,洪水已蔓延而来,“黄色的水流,贴着地面流过来,看着速度不快,但是水涨得很快”。
情急下,贺延光等人弃车奔至路边的铁路路基上躲避。转眼间,水面飞速上涨,即将把路基掏空。
危急之中,南京军区应急分队的冲锋舟破浪而来,贺延光等人得救。
在冲锋舟上,贺延光见证了洪水决堤后的场景。片刻之间,开发区的居民楼一层窗户已被淹没一半,路边的电线杆仅余水面半米。
解放军战士架着冲锋舟一次次往返于被洪水围困的居民楼。贺延光在一处居民楼楼顶,他从呼救声中听见了熟悉的声音。
呼救的人,是他数天前采访过的国家防总的水利专家。专家组上舟后,心急如焚,第一句话便是,“快去决口地点”。
船尾的发动机轰鸣作响,冲锋舟拉着贺延光等人,向决口处进发。
挑战洪魔
前往决口的路上,贺延光给北京总部打电话,留守摄影部的暗房工作人员临时充当记录员。
电话中,贺延光口述现场场景:“今天13时左右,长江九江段4号闸和5号闸之间决堤30米。现在,洪水正向市区蔓延。市区内满街都是人。靠近决堤口的市民被迫向楼房转移。”
他特意叮嘱接电话的同事:“立即报告新闻中心和社领导。”
到达决口地点时,长江大堤上已聚集救灾军民上千人。肆虐的江水将堤坝撕开了30余米的裂口。贺延光一刻不停地按着快门,记录着军人的勇猛,记录人与自然的抗争。
当地一名干部告诉贺延光,一点左右,巡逻人员发现堤上出现泡泉时,解放军便赶来,周围的工人、居民、个体户、下岗职工也赶来了。人们跳进水里,拿着被套、苫布等一切可以堵漏的东西,近乎疯狂地与险情搏斗。
下午两点,8条载满石料的驳船正向决口处集结,封堵现场更加有序,军民斗志愈来愈旺。
贺延光从专家处得知,政府已迅速拟定了三套应急方案,他必须得把这些消息传回去。可没想到,手机没电了。
情急中,贺延光向现场指挥救援的一个部队首长求援。“首长借给我一部手机,但他告诉我现场只有一部,部队就靠它与军区联络,我只能使一分钟。”
靠着这珍贵的一分钟,贺延光向北京又发回一条快讯。
与洪魔的搏斗在决口处达到白热化。大堤决口后,驻浙某师两个团和驻闽某师以及武警某部官兵共1500余人陆续乘船抵达决口,而后续增援部队则源源不断地赶到。
碎石块投入决口处,阻拦洪峰;军人们跳进江水中,结成人堤,与洪水殊死搏斗。当天傍晚,封堵决口初战告捷。混乱中,贺延光上了一条船,赶回九江市区。
此时,九江市区内的照片冲印社大都已经转移或停业。几经辗转,当晚11点50分,贺延光才把封堵决口的珍贵照片和新闻稿发回北京。
第二天,中青报头版刊登了贺延光发回的《九江段4号闸附近决堤30米》的8条消息和《九江决口》、《紧急转移群众》两幅照片,成为国内媒体对长江决口的独家报道。
守卫家园
中国青年报的独家报道,让国人了解到洪水灾情的严重,也为抗洪官兵的英勇而动容。同时,这篇报道也是国内媒体首次直面报道灾情。
彼时,中国的宣传政策仍然保守,以往在报道灾难时,只重救援而忽略灾情。中国青年报关于九江决口的头版报道一出,曾遭到相关部门的批评。
贺延光从同事处得知了消息,这让他忧心忡忡,“我有压力,但没有动摇我的决心,作为记者,我一定要把灾情第一时间告知于众”。
当年8月9日,贺延光得知消息,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即将到九江视察。在决堤地点的一条煤船上,贺延光拍摄下总理亲临险境,鼓舞士气的场面。
此时,保卫九江的“战役”已达高潮。
8条民船沉于决口之下,不计其数的碎石煤炭投入水中,围绕着沉船构筑成新的围堰。8月9日清晨,由北京赶至的增援部队开始在决口两侧搭起钢架,投放碎石。
在3个昼夜的决战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24000多名官兵共填筑土石方12万立方米,筑坝用钢材80吨,堵口沉船10艘。
8月9日晚,贺延光结束完一天拍摄后,返回军区招待所。在走廊上,他遇到一位曾在采访中结识的部队新闻干事。
干事透露给贺延光一个信息,当晚的会议上,朱镕基总理指出,不能向群众隐瞒灾情。
“消息可靠么?”贺延光激动地拉住干事的手臂。干事称,消息是从参加会议的军首长处得知。
晚9点,贺延光把消息告知北京的报社领导。当晚10点的晚间新闻中,开始有了九江决口的新闻画面。贺延光如释重负。
第二天晚8点,九江决口封堵成功。滚滚长江收敛凶焰,九江战役大获全胜。
众志成城
在九江决口封堵成功后,全国范围内的抗洪战役也走向胜利。
当年8月1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武汉发表重要讲话,发出决战总动员令。
当年8月下旬,肆虐的洪水退去。在而后的抗洪表彰大会上,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被誉为中流砥柱,“1998抗洪”已凝结成为一种时代精神。
11年的光阴,稀释了人们对1998年洪水的印象,但提及那个年份,贺延光总会想起水草的腥味与榨菜的甜香。伴随而来的是,那些气壮山河难以磨灭的感人场面。
一切都锁定于镜头之中,永留于照片之上。危难时刻,中国国民所迸发出的团结和勇敢,已深深融入民族的血脉。
在1998年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贺延光关于九江决口的新闻图片入围。评选结果尚未公布,参与评选的中国青年报领导便提前告知他,《九江段4号闸附近决口30米》被评为1998年度中国新闻特别奖。
“参加评选的评委,大多是媒体的老总,可能大家都觉得,这条新闻背后的意义重大,传递的国民精神也更让人动容。”贺延光说。
1998年洪水过去10年后,2008年汶川地震举国关注。此时,贺延光已是中国青年报的图片总监,57岁的他再次背起相机,赶赴汶川。
一切和10年前那场战役相似,万众一心的信念再次被唤醒。同时,中国对待灾难表现出的开放透明的态度,让世界赞叹。
在贺延光的新闻生涯中,他拍摄的照片获得了众多奖项。然而,他最喜欢的还是九江决口时,所拍摄的那组照片。
“那些照片的信念,永难磨灭。”贺延光说。
时隔23年,重温当时的画面还是会忍不住热泪盈眶,你还记得17年前九江人民自发送别抗洪将士的感人场面吗?欢迎和小编交流自己的记忆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