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是什么意思?士族与庶族的区别、士族什么时候灭亡?
由章子怡、周一围担纲主演的《上阳赋》虽然是一部历史架空剧,但它所展现的世界观无疑取材于东晋南北朝,而这个时代最明显的特征,便是士族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甚至连皇帝都招惹不起。那么问题来了,士族是如何形成、壮大的?他们在南北朝时期到底有多霸道?最终又是如何走向没落的?
01 士族的崛起
士族势力的发展,起自东汉中后期。当时,高官、大地主阶层开始垄断朝廷或州郡的重要职务,甚至出现某些豪门望族世代担任公卿的现象,譬如,汝南袁氏、弘农杨氏都曾创下“四世三公”的盛举。曹操执掌朝政后,推行“唯才是举”的选人策略,士族的势力一度遭到沉重打击,但随着曹魏建立后不久便推行“九品中正制”,其势力不仅得以恢复,甚至有了进一步发展。
陈群(右)剧照
“九品中正制”作为选官制度,由名相陈群创设,从魏文帝曹丕时代便开始施行。所谓的“中正”,即有权力品评人才的官员,分为大中正、小中正两级。其中,大中正由各州郡推选产生,只限一人,其人选必须是在朝中做官,而且必须是德高望重之人;小中正则是大中正的助手,数量不限,襄助后者完成评定人才工作。
大、小中正产生后,朝廷会下发一套人才调查表,要求他们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将流亡在外的本地人士,无论是否出仕均登记在表中。人才调查表中必须包括年龄、籍贯等项目,并且依据家世、才能等情况,将他们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并加注评语。
“九品中正制”示意图
人才调查表填好后,小中正要襄助大中正审核其中的真伪,在确定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呈交吏部,而吏部也会据此进行官吏的选拔、升迁和罢黜事宜。平心而论,“九品中正制”是在时局动荡、人民流徙现象严重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选拔人才,不得已推行的一种选官制度。虽则如此,这种选官制度毕竟缓解了曹魏与士族间的紧张关系,有利于凝聚人心、稳定社会。
虽然“九品中正制”创设的目的在于为国家相对公平的选择人才,但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被“歪嘴和尚念错经”。因为,人类本性上都是自私的,大、小中既然掌握着评定人才的权力,那么很可能会公器私用,将跟自己关系亲密的官僚子弟或高门大姓列入上品,而将寒门子弟贬为下品,时间一长便会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利于真正地发掘人才。
隋文帝画像
不过,尽管“九品中正制”弊端明显,但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或由于朝廷因循苟且,或由于局势动荡的缘故,这种选官制度非但没有被废除、取代,反而被沿袭、固化,依然是择选官吏的不二之选。直到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朝廷下诏废除“九品中正制”,改而通过荐举、科举两种制度来选拔人才。至此,中国的选官制度才迎来一个大转折。
02 士族有多狂?
士族因为世代垄断做高官的权力,所以对自己的血统、身份非常看重,除非万不得已,绝不肯跟寒族有任何来往,漫说和他们通婚,就是跟他们在一起坐一坐、聊聊天,都觉得羞耻,这点很像印度的种姓社会。士族因为看不起寒族,所以经常轻视、凌辱他们,即使跟皇家沾亲带故的寒族,也难免遭到他们的羞辱。比如,宋孝武帝刘骏的表侄路琼之,便有切身体会。
南北朝士族画像
孝武帝的母亲路惠男出身微贱,她的哥哥路庆之因生计所迫,曾在太保王弘(属于东晋南朝最有势力的士族-琅琊王氏)的门下做马车夫。等到路惠男当上太后后,路庆之的孙儿路琼之便依仗着姑奶奶的权势,去拜访王弘的孙儿、时任中书令王僧达,期望后者能以礼相待。没想到,王僧达见到路琼之后对他冷嘲热讽,并在后者转身要离开时,命令奴仆烧掉他坐过的胡床。
路琼之羞愤难忍,便跑到宫中向姑奶奶告状,希望路太后能为他出头。太后听说侄孙受此大辱,不禁勃然大怒,立即将孝武帝找来,要求他务必要严惩王僧达。没想到,孝武帝听后却做出一副很无奈的表情,对母亲说道:“都怪琼之年轻,没事到王家瞎跑什么,这不是自取其辱吗?王僧达身份高贵,怎么可以因为此事而加罪于他呢?”
宋孝武帝对士族的猖狂也毫无办法
琼之就坐,僧达了不与语,谓曰:“身昔门下驺人路庆之者,是君何亲?”遂焚琼之所坐床。太后怒,泣涕于帝曰:“我尚在而人陵之,我死后乞食矣。”帝曰:“琼之年少,无事诣王僧达门,见辱乃其宜耳。僧达贵公子,岂可以此加罪乎?”见《南史·卷二十一·列传第十一》。
03 士族的没落与谢幕
其实,王僧达如此羞辱皇亲国戚,宋孝武帝何尝不想弄死他,但考虑到琅琊王氏的名望、势力,担心一旦严惩王僧达很可能会招致大规模叛乱,却不得不咽下这口窝囊气,而这也是南北朝时期很多皇帝共有的苦衷。不过,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士族如此气焰嚣张,很自然会引起寒族乃至皇室的嫉恨、愤慨,其遭到毁灭性打击只是早晚的事情。
侯景之乱给士族带来毁灭性打击
果不其然,在南梁将领侯景叛乱期间,江南豪门大族被屠戮殆尽,以至于大名士颜之推在事后不无沉痛地写道:“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故江东有《百谱》。至是,在都者覆灭略尽。”(见《观我生赋》自注)。虽然士族力量在隋唐两朝有所恢复,但已不复昔日风光,而在唐末五代百余年的战乱中,更是遭到进一步的摧残,并由此退出历史舞台。
参考书目
范晔(刘宋):《后汉书》,中华书局2000年版。
陈寿(西晋):《三国志》,中华书局2007年版。
沈约(南梁):《宋书》,中华书局1983年版。
姚思廉(唐):《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李延寿(唐):《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