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代翼三家分晋报应:晋国小宗取代大宗,为三家分晋埋下伏笔
曲沃代翼,又称为曲沃代晋、曲沃克晋、曲沃篡晋。是春秋时代早期一次晋国长达近70年的内战,最后,晋国的公族曲沃武公攻入了晋都翼城,打败了晋侯缗,取代了晋国的君主,小宗篡夺大宗,成为礼乐崩坏的初始指标事件。
公元前745年(昭侯元年),晋昭侯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史称曲沃桓叔,并由靖侯之庶孙、桓叔的叔祖栾宾辅佐。曲沃的面积比晋国的都城翼还大,这就犯了一个大忌讳。即周代规定以周王的国都为标准,大诸侯国的都城不能超过周王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诸侯国不超过五分之一,小诸侯国不超过九分之一。对此,晋国大夫师服当时就指出:建立诸侯国应该本大而末小,即君主的力量、地盘应该大于臣子,不能本末倒置。但是,晋昭侯分封桓叔的曲沃比晋国都城翼还大,这就破坏了周朝的宗法制和分封制。
果然,后面的情况和晋国大夫师服所预料的一样,晋国的小宗逐渐取代了大宗。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曲沃代翼后,晋国走向了强大,甚至成为了春秋最强大的诸侯国。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曲沃代翼的反面示范,也为魏赵韩三家分晋埋下了伏笔。
一
首先,晋昭侯分封之时,曲沃桓叔已经58岁了,这可以说是老谋深算了。对于曲沃桓叔来说,“好德”,很得民心,“晋国之众皆附焉”,在其经营下,曲沃成为晋国的第二个中心,与都城翼的晋公室展开了长期的夺权斗争。
前739年(昭侯七年),晋国大臣潘父弑昭侯而迎纳曲沃桓叔,桓叔想趁机入翼夺权,但是晋国国人起兵抗击桓叔,桓叔失败,只好退回曲沃。晋国人立昭侯之子平为晋君,是为孝侯,并且诛杀了叛徒潘父。史称“曲沃代翼第一战”,在这场战役中,曲沃败,晋君胜。对此,在笔者看来,如同田氏代齐一样,曲沃代翼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在这场战役中,曲沃桓叔失败了。不过,这并没有让曲沃一方失去了斗志,反而让其看到了取代晋国大宗的希望。换而言之,在晋国宗室内部,已经出现了叛乱势力。
公元前731年(孝侯八年),73岁的曲沃桓叔在壮志未酬的遗憾中病逝,其子鲜(亦名鳝)继立,是为曲沃庄伯。公元前724年(孝侯十五年),曲沃庄伯又派人到晋国都城翼城弑了晋孝侯,晋国人在荀国等诸侯的援助下,进行反击,庄伯只好再退回曲沃。晋人复立孝侯之弟郤为君,是为鄂侯。此后,双方又进行了连续多年的争斗。史称“曲沃代翼第二战”,在这场战役中,依然是曲沃败,晋君胜。
二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曲沃代翼第二战”中,晋国君主是靠着其他诸侯国的支持,这才击退曲沃庄伯的,这意味着晋国大宗的实力更加衰微了。在此之后,曲沃庄伯又发起了“曲沃代翼第三战”,此战,同样是曲沃败,晋君胜。在“曲沃代翼第三战”中,周天子亲自下场,以此来支持晋国君主。毕竟,破坏宗法制和分封制,就是在削弱周王室的权威,所以,周天子难以容忍曲沃一方的篡权行为。
当然,在“曲沃代翼第三战”中,曲沃庄伯还是严重打击了晋国君主的势力,这为曲沃代翼的最终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元前716年(哀侯二年),曲沃庄伯心怀忧愤而死,其子称继立,是为曲沃武公。
公元前705年,曲沃武公诱召晋小子侯并杀之,召之就来,可见此时的曲沃已经成为晋国的中心。随随便便就弑君,周桓王看不过眼,使虢仲率兵伐曲沃武公,曲沃武公抵挡不住,又退回曲沃。在此基础上,周王室立晋哀侯弟缗为晋侯。对此,在笔者看来,此时的曲沃武公,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
三
公元前678年(晋侯缗二十八年),曲沃武公又伐晋侯缗,并灭之。为了防止周王室再次出兵干涉,功败垂成,曲沃武公将抢掠来的珍宝器物全部送给新立的周釐王。正所谓“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周釐王一看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干脆任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故曲沃武公又曰晋武公。在得到周王室的认可后,晋武公尽并晋地,正式成为晋国国君。
最终,曲沃桓叔姬成师一系彻底打败姬仇一系,夺得晋国正统地位。对此,在笔者看来,周釐王贪图眼前的利益,放任曲沃武公的篡权行为,无疑让周王室颜面扫地,促使晋国、齐国、楚国、秦国等大国越来越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了。
在曲沃代翼后,晋武公于公元前677年去世,晋献公在这一年即位。值得注意的是,桓庄之族们在晋国扩张战争中屡立功勋,多有分封。这一伙人很快就开始做起美梦,想再演一出曲沃代翼的历史剧。在晋献公看来,桓、庄后裔众多,虽然和晋献公同族,但威胁君位。在此基础上,晋献公敏感的意识到桓庄之族势大,严重威胁着大宗的地位,唯恐自己成为又一个晋文侯。晋献公于是与大司空士蒍谋划,开始杀戮晋国宗室子弟。经过晋献公的杀戮,晋国宗室力量损失殆尽,甚至可以说造成了“晋无公族”的结果。诚然,这是为了避免下一次曲沃代翼的出现,不过,过犹不及,这也让晋国的卿大夫家族失去了制衡力量。
四
最后,曲沃代翼后,新兴的晋国充满活力,在晋武公及其子晋献公在位时期,晋国近乎疯狂的横扫太行山以西,疆域面积急剧扩大,国力迅速膨胀。晋国逐渐强大起来,后又连续吞并周边16国,开疆拓土,为以后晋文公称霸、晋襄公接霸、乃至晋悼公复霸以及晋国延续150年的霸主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过,因为晋国公室力量太弱小了。所以,不断壮大的卿大夫家族,自然图谋瓜分晋国。
三家分晋,指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
由此,春秋时期的大国,最终分成了魏国、韩国、赵国这三个诸侯国。对于魏赵韩三家来说,之所以能成功瓜分晋国,一方面是曲沃代翼的负面示范,也即晋国当初的小宗取代大宗,给了魏赵韩三家消灭晋国宗室的底气。另一方面,曲沃代翼让周天子颜面扫地,也就更加无法干预三家分晋了。所以,周王室不仅没有派兵讨伐魏国、韩国、赵国这三国,反而册封他们为正式的诸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