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陀螺网
导航

首页 > 历史 > 详细内容

与皇位擦肩而过的五位权臣:魏武帝曹操、晋文帝司马昭、桓楚宣武帝桓温、北齐文襄帝高澄、北周文帝宇文泰...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www.tl6.net

在帝制时代的中国,皇位的巨大诱惑力不仅驱使皇族内部争得你死我活,也成为绝大多数权臣奋斗的目标,而成功者确实并不鲜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某些权臣虽然拥有改朝换代的条件,但最终却与皇位“擦肩而过”,可谓相当遗憾。这样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至少有5位,他们分别是:

魏武帝曹操。东汉末年群雄纷起,汉献帝空有一个“天下共主”的名号,却早已失去各地的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曹操自陈留举兵开始,经过近30年的浴血奋战,才换回削平诸侯、中原一统的局面,让东汉王朝成功地“续命”数十载。凭借着丰功伟绩,曹操最终官拜丞相,封魏王,获赐九锡,在完全架空汉献帝的情况下,俨然已成为帝国实际上的皇帝。

魏武帝曹操剧照

按照一般的“剧情”发展,曹操接下来应该做的,是取代汉献帝坐江山。但令人诧异的是,曹操却至此打住,始终不肯迈出最后、最关键的一步,即使满朝文武和孙权劝进也无济于事。曹操之所以拒绝称帝,或许是因为他当初打着“尊奉汉室”的道义旗号起兵,这旗号虽然是他最大的资本,但后来却渐渐变为思想包袱,使曹操终究不能、不忍抛弃汉朝,以免落得“逆臣“的骂名。

晋文帝司马昭。作为晋朝实际上的奠基者,司马昭是曹魏权臣司马懿的次子,大将军司马师的胞弟,正元二年(255年)接替兄长的职务。司马昭执政期间,加快篡夺皇位的步伐,为此不惜在光天化日之下弑杀魏帝曹髦,首开人臣弑君的恶例,因而遭到后世的口诛笔伐。与此同时,司马昭还派大将邓艾、钟会灭亡蜀汉,由此三分天下得其二,使其名望大增。

司马昭剧照

在不断树立威信的同时,司马昭的官爵也水涨船高,到魏元帝咸熙元年(264年)时,已经官拜丞相,封晋王,获赐九锡,距离皇位仅有一步之遥。跟曹操不同,司马昭并没有主动拒绝皇位,而是在进封王爵的次年,便急吼吼地准备篡位称帝。可惜天不遂人愿,就在举行“禅让”仪式的前夕,司马昭突然暴病而死,而他未竟的事业,最终也只能由儿子司马炎来完成。

桓楚宣武帝桓温。作为桓楚政权实际上的创立者,桓温出身百年名门望族龙亢桓氏,因姿貌伟岸、风度不凡,被晋明帝召为驸马,并由此踏入仕途。永和元年(345年),桓温被超拔为荆州刺史,当时才34岁。此后20余年间,桓温以荆州为根据地,西灭成汉,北伐前秦、姚襄、前燕,在一连串的战事中壮大实力、提升名望,在官至大司马的同时,尽掌东晋军政大权。

桓温在篡位前夕病死

随着权势和名望的不断攀升,桓温渐生不臣之心,为此在简文帝司马昱驾崩后亲率大军入朝,逼迫孝武帝“禅位”。居中执政的谢安、王坦之不敢公然违抗桓温,遂利用后者身患重病的良机,故意以吏部郎袁宏所撰锡文不好为由命其修改,借此拖延举行“禅让”仪式,结果竟耗死了桓玄,时在宁康元年(373年)七月。桓温生前没能称帝,直到死后30年,其子桓玄篡位称帝后,才被追尊帝号。

北齐文襄帝高澄。作为东魏权相高欢的长子兼接班人,高澄属于典型的大器早成型帝王,年仅15岁便入朝辅政,17岁执掌吏部,19岁担任大将军,26岁时接替其父高欢担任渤海王、大丞相。高澄虽然年纪轻轻,但在执政2年时间里改革官员选举制度、整顿吏治、制定法律、平定侯景叛乱、击败西魏、夺取南梁江北之地,取得的成就可谓斐然。

高澄剧照

随着权位和名望的攀升,高澄积极谋划篡位事宜,并准备在武定七年(549年)八月中旬举行“禅让”仪式,以取代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然而,就在当月初八,当高澄与亲信在东柏堂秘密议事时,一个名叫兰京、早已对高澄心怀愤恨的厨子闯进议事堂,用藏在托盘中的匕首将他刺死。高澄遇害时,年仅28岁,而他未竟的事业最终只能有胞弟高洋来完成。

北周文帝宇文泰。作为北周帝国的奠基者,宇文泰本是北魏末年起义军首领鲜于修礼、葛荣的部将,在起义被镇压后投降大将贺拔岳,并跟随他讨伐关陇叛军。贺拔岳被军阀侯莫陈悦暗杀后,宇文泰在危难之际被推举为军队首脑,经过长达数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平定关陇,成为可与高欢一较高下的强大势力。大统元年(535年),宇文泰扶立宗室元宝炬为帝,建立西魏政权,本人则担任大丞相。

宇文泰剧照

宇文泰专断西魏朝政24年时间,军国大事全由他一人裁决,堪称不戴皇冠的准皇帝。随着权位的日渐巩固,宇文泰准备再进一步,做君临天下的皇帝。为此,宇文泰在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四月进行了一场极具象征意义的北巡,并计划在巡视结束后正式废帝自立。然而,就在北巡即将结束之际,宇文泰却突患重病,于当年十月病死于云阳,而他未竟的事业最终只能由嫡长子宇文觉来完成。   

参考书目:《资治通鉴》。

上一页 -下一页

关键词:皇位,擦肩而过权臣,魏武帝曹操,晋文帝司马昭,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