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族取名礼揭秘:胤禛、弘历这些名字是怎么来的吗?
名字,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每个人一出生,父母尊长都会给孩子取一个或豪气万丈,或吉祥如意的名字。有的人,甚至还在母腹中孕育时,迫不及待的父母尊长就或绞尽脑汁的查阅字典,或重金聘请取名“大师”、高人给孩子预先起好名字。绝大多数人的姓名,或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如男性一般常用的有“刚”、“强”等,女性一般常用的有“花”、“玲”、“红”等;或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如出生在1949、1950年左右的男性,“建国”、“援朝”等名字,比较常见;出生在60、70年代的人,又多取“卫东”、“卫星”等名字。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取名的原则,更为宽泛,甚至是“随意”了。端木女王、王者荣耀、杜蕾斯等各种“奇葩”的名字,也屡屡见诸媒体报道。
和现代人虽仍以追求吉祥如意寓意为主,但已带有很大随意性,由严格日渐趋向宽松的取名原则不同的是,清朝皇族取名礼俗,却经历了由宽松到严格的发展历程,最终在康熙时,形成比较严格,甚至可以说是刻板、繁琐的取名礼仪。违背者,还会遭到严厉惩处。或许看过很多清宫影视的读者朋友,会很轻松地说出清朝12帝的名字,福临、玄烨、胤禛、弘曆……溥仪,很普通很平常嘛,这要遵循什么礼仪?事实是,自康熙帝开始,清朝皇室就制定、实施了严格的取名礼仪。胤禛、弘曆……溥仪等名字,就是这一礼仪具体实施的“成果”。
一、入关前满族人取名风俗
入关定鼎中原之前,满族人给新生儿取命,一般是在孩子满月之后。起名方式也比较简单、质朴,比较常见的取名方式,有以下三种:
以出生时,家中某一长辈的年龄取名。例如,某人出生时,他/她的祖父、祖母等尊长恰好七十岁了。他/她可能就会被取“那丹珠”(满语,七十之意)这样一个名字。
以出生顺序取名,长子多取“阿吉”/“阿吉(精)嘎”这样一个名字,二子取名“朱尔”(也有文献记载叫“加新”/“加新嘎”),三子取名“衣兰”,四子取名“对音”,五子取名“孙查”,最小一个儿子取名“弗昂枯”。
以禽兽取名,如清太祖努尔哈赤,意为野猪皮(近年来,有学者对此音译提出异议,认为“努尔哈赤”的名字是回鹘语。“努尔”,回鹘语“光明”之意;“哈赤”,即“哈齐”,回鹘语“圣裔”之意,也有汉语“太子”、“世子”之意。“努尔哈赤”的全意应是“光明的圣裔”,很高大上的一个名字);他的弟弟舒尔哈赤,意为“小野猪皮”;雅尔哈齐,意为豹皮。努尔哈赤的儿子多尔衮,名字的意思是“獾”。
努尔哈赤剧照
清朝入关后,到康熙前期,皇室乃至满族人取名,多着眼于孩子吉祥平安,因而取名多有表达平安、稳定的寓意,如勒贺、诺亲等。
二、汉化影响下的皇室取名
清朝入关后,由于受汉族姓名文化,特别是汉族帝王世系的影响,康熙时,皇室取名方式较之以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一套比较严密、繁琐的命名礼仪。这一礼仪,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雍正王朝》雍正帝剧照
(一)定字。受汉族人取名礼俗的影响,康熙帝在给子孙命名时,首先采用了汉族传承已久的以某字来统一某一辈份的礼俗,并规定以两字为名字。儿子辈,第一字均为“允”,第二字均以“礻”为偏房,如他的儿子们允礽、允禛(后来的雍正皇帝)、允禩、允祥、允禵等;孙子辈,第一字均为“弘”,第二字均以“日”为偏旁,如弘晖、弘昼、弘历(繁体字为“曆”,后来的乾隆皇帝)等;在康熙帝101个孙子中,只有雍正帝与年贵妃所生的福宜、福惠、福沛三个孙子,未遵循这一礼制。曾孙辈,第一字均为“永”,第二字均以“玉”为偏旁,如永琏、永琮、永琰(后来的嘉庆皇帝,改名“颙琰”)等。这一命名礼制,被后来各帝遵循,成为定制。
《还珠格格》乾隆剧照
乾隆时,皇六子永瑢精心绘制“岁朝图”,呈献给皇祖母,也就是乾隆的生母孝圣太后。乾隆在画上题了一首诗。其中,“永绵奕载奉慈图”颇令太后大悦。乾隆帝见太后特别喜欢这句诗,又发现“永”字正好是本朝皇子的辈号,于是就定下“永、绵、奕、载”四字,作为皇室后代的辈分字。道光帝则定下“溥”、“毓”、“恒”、“启”四个辈分字,咸丰帝又定“焘”、“闓”、“增”、“祺”四字,及其后一字的偏旁,供后代子孙命名之用。为后人所熟知的恭亲王奕䜣、光绪皇帝载湉、末代皇帝溥仪等,都是遵循这一命名礼仪,所取的名字。
溥仪和婉容
(二)避讳。定字的同时,康熙帝还仿汉族传统礼仪,实行“避讳”制度。凡皇族宗室中同名者,位卑辈小者要更改名字,以避位尊年高者名讳。前述钦定命名用字及第二字偏旁,非皇帝子孙,不得使用。近支宗室,即皇帝之侄、侄孙等命名,第一字须与皇帝嫡系子孙相同;第二字的偏旁,除皇帝钦赐外,必须回避,不得随意使用。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帝无意中见到宗室中有一人名叫永琮,竟与自己第七子的名字相同,于是特下喻旨:“著将外间永琮改名永常。……嗣后外间起名,不得复用内廷拟定字样。”
为清晰区别近支宗室、远支宗室,清朝有的皇帝还特地为近支宗室子孙命名的第二字指定专用偏旁,以示优宠。乾隆帝为其曾孙辈拟定“奕”字和“言”字偏旁的同时,还为他的曾侄孙辈名字中的第二字定“糸”字偏旁。如有违反,均要遭严厉惩处。
乾隆剧照
嘉庆帝于嘉庆六年(1801年)下发谕旨:皇帝亲兄弟的子孙,全部由皇帝钦定赐名,将康熙时制定的皇族命名礼制,进一步强化。嘉庆十一年(1806年),嘉庆帝阅奏得知,自己的侄子、多罗茶郡王绵亿不仅私自为其长子、次子取名奕铭、奕鑅,而且后一字,也未使用乾隆帝所定的“糸(纟)”字偏旁。嘉庆帝龙颜震怒,下旨痛斥绵亿“乃私用‘金’字偏旁,为伊两子取名,不似近派宗支,自同疏远,是何居心?”绵亿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退出乾清门,革去领侍卫内大臣、管围大臣等职,交宗人府查议。他私自给儿子起得奕铭、奕鑅的名字,也被诏令改为奕绘、奕縯。受他牵连,仪亲王永璇、定亲王绵恩、贝勒永瑆、贝子永硕等宗室贵族,均交部议处。
《嘉庆皇帝》嘉庆帝剧照
(三)固守满族传统取名风俗。清朝皇室定鼎中原后,虽然吸收了汉族的定字、避讳等取名礼制,但也没有将满族的取名传统一概弃若敝履,而是努力保持了满族名字禁止单写、禁止取三字名等传统。
满文是拼音文字,书写时字母相连,与汉字分开单写不同。乾隆以前,除少数皇室近宗可取汉文名字外,其它宗亲的名字,均需取满文名,书写也要用满文。乾隆时,受汉字书写习惯影响,清朝宗室中将满文拼音名字分开单写的方式,逐渐流行起来。对此,乾隆帝特地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下旨:“谕令,满洲等名字理宜连写,毋得单字缮写。……如有复行单写者治罪。”但因当时宗室中单写名字已蔚然成风,若严格执行谕旨,将罚不胜罚。乾隆只好采取变通之法,下谕旨曰:“近派宗室名字尚可单写,远派宗室亦不可如此单写。”
禁止取三字名,也成为清朝统治者“顽固”维护满族传统,拒绝“同化”于汉族的手段之一。唐朝以前,汉族人取名,多用一字,与姓合为二字,如孔丘、曹操、杨坚等;自唐朝开始,二字名逐渐盛行,如李世民、武则天、赵匡胤、朱元璋等,与姓合称为三字。
李世民剧照
清朝皇室最初以汉字取名,只用二字。自乾隆时起,宗室中就不断有人仿照汉族人的取名方式,用三个汉字为子孙命名,如满保给儿子取名满吉善。鉴于此风日盛,有忘本违制之嫌,乾隆帝特地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下旨,予以严斥:“其名满吉善者,竟以满为姓矣。……吉善乃系觉罗,甚属尊贵。吉善竟不以觉罗为尊,以满为姓,照依汉人起名,是何道理?……著交宗人府王公等查明,俱行更改。将此严禁,嗣后不可如此。”嘉庆十九年(1814年),嘉庆帝也因宗室多用三字姓名,而特下谕旨,“若用汉文,止准用二字,不准用三字”。对此不以为意的职掌宗人府诸王、贝子,各罚俸三个月;族长、学长等俱罚俸六个月。
清末民初,随着清政权的覆灭,越来越多的满族人纷纷改用汉族姓名。不过,一部分清宗室,尤其是皇族近宗,依然遵循皇室命名礼仪。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很多人才完全依照汉俗取名。
文史君说
在早期游牧生活中,满族人的取名方式较为简单,或依子女在家庭中的次序,或依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之物,或依其相貌,或依出生时家中尊长的年龄等等,不一而足。清朝入关定鼎中原后,随着满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交往的日益频繁,文化日趋融合,满清统治者受汉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至康熙时,制定了比较严格的皇家宗室子弟取名礼制,如预先确定辈分字、名字的偏旁,卑幼者需避尊长者名讳等。后来的雍正、乾隆、嘉庆历朝,多有增益。为维护皇家血统的纯正,乾隆、嘉庆等统治者,还对宗室子弟不遵祖制,私自起名,擅自违背先帝取名礼制,羡慕且仿效汉族三字姓名风俗取名等行为,皆予以严厉惩处。不过,随着清朝覆灭,清朝统治者制定的种种取名礼制,也大多形同虚设,大多数满族人的取名方式,与汉族日趋相同。
参考文献
1.冯尔康:《十七世纪满族人的命名》,《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年第1期。
2. 李学成:《满族姓名初探》,《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3. 马竞淤:《满族姓名历史演变初探》,《满语研究》201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