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的生平简介:中国“氢弹之父”……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www.tl6.net
一、1937年,11岁的于敏刚学会骑车上路,日本人就开着一辆吉普车迎面撞来,于敏一个急转弯,连人带车摔倒,日本人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这事发生在离北京很近的天津,如果是在偏远乡村,很可能于敏就没命了。
那影响的将不仅是于敏一人,还有未来新中国十几亿人的安全……
于敏生于天津宁河区,父亲是一名小职员。
于敏11岁时,日寇全面侵华,北平、天津相继成为沦陷区。
山河破碎的日子里,于敏最喜爱读唐诗宋词和历史人物演义,最崇拜的是运筹帷幄的诸葛亮和精忠报国的岳飞,一心想像自己崇拜的英雄们一样救国救民。
为了中华之崛起,在天津耀华中学读书时,于敏学习非常刻苦,他最出名的就是成绩,门门功课第一,妥妥的学霸。
1944年,18岁的于敏顺利考入北大工学院机电系。
后来他发现,老师传授知识太笼统,很不喜欢,就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并把专业定向为理论物理。
此后,很快他便将物理方面的天赋发挥出来,以惊人的领悟力和记忆力得到教授们的交口称赞。
连严厉的导师张宗燧都夸他:“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那时,于敏家里很穷,连读大学的钱都是同学的父亲给出的。
所以,他更加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夏天,同学们在外乘凉,他读书。
冬天,同学们在宿舍里打牌聊天,他读书。
放暑假了,他没路费回家,就一个人拿着习题和课本,跑到景山顶上学习。
因此,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甚至跨数学系的近世代数也考了满分。
同学们便给于敏取了一个外号叫“老夫子”。
不过,这个“老夫子”一点也不“老”,反而还有一颗难得的赤子之心。
二、那时国民党政治腐败,民怨沸腾,北大学生经常搞上街游行,于敏就是其中一员。
1947年,美国士兵强奸中国女大学生,引起全社会的强烈愤慨,学生组织游行示威。
于敏因事耽误去得晚,便向同学借了一辆自行车,抄小胡同去追游行队伍。
和游行队伍汇合后,他慷慨激昂地往前冲,眼镜都被挤丢了。
连回家路费都没有的于敏,只能慢慢攒钱再买一副。
1949年,新中国成立,23岁的于敏从北京大学毕业,一边攻读研究生一边担任助教。
他以“量子场论”作为研究方向,完成了《核子非正常磁矩》的研究论文,并在物理基础理论研究上崭露头角。
很快,知人善任的钱三强注意到于敏,便把他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这期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节节败退的美军选择在朝鲜板门店进行停战谈判。
他们不止一次地挥舞“核大棒”,对我方进行赤裸裸的核威胁……毛主席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却霸气地回应:“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
”战略上藐视,但战术上要足够重视。
1956年,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我们还要有原子弹。
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很快,中国原子弹事业提上日程,并付诸行动。
这期间,我国克服苏联单方面撕毁合约、三年自然灾害等困难,艰难地进行原子弹事业研发。
很快,于敏也凭过人的学术知识,“吓到”了日本人。
三、1957年,日后将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朝永振一郎抵华访问,31岁的于敏参与接待。
当对方听了于敏关于核物理的报告后,有点被“吓到”,忍不住问:“于先生是从哪所海外大学毕业的?”于敏幽默地回答:“在我这里,除了ABC外,基本都是国产的!”对方更加吃惊,连声称赞说:“你可真是‘国产专家’一号!”
还有一次,一位法国物理学家到北京作学术报告。
当他刚把实验流程介绍完毕,于敏便说出来这个过程的分支比大约是多少,并在手心上写着这个数字。
等实验结果出来,果然不出于敏所料。
身旁另一位物理学家何祚庥很好奇:这是一个很稀有的反应过程,于敏为啥能知道?其实,物理学家水平的高低,一般表现在对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的掌握上。
而于敏的高明之处就是他很善于“粗估”。
大意就是通过现有的理论和学术成果,来推导、模拟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比如有一次,外国报道了一个重要元素的数据,如果这个数据是正确的,那将对热核反应大有好处。
但如果是错误的,就会把大家带进坑。
而检测这个数据的正确性,只能依靠重复实验。
更重要的是,搞这个实验要花费两三年的时间和大量的金钱。
但于敏用“粗估”方法,只花了2天时间,就推导出这个数据是错误的!后来国外做了实验证明,那篇外国报道的数据果然是错误的。
而于敏最大的科研成果,还要数氢弹理论研究。
1960年,中国的原子弹事业还在进行时,在钱三强组织下,以于敏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就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理论的探索。
然而,这却让于敏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四、那时,34岁的于敏很喜欢搞基础研究,而且做的很有成绩。
突然间,让他去搞比原子弹还要复杂的氢弹,这意味着,他不仅要放弃现有的成绩和专业,还要隐姓埋名,投身自己并不感兴趣、更艰难的学术领域。
但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要想不再受人欺负,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武器。
为了国家,牺牲一点个人兴趣、志向和名誉又算得了什么?正是这种很朴素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让于敏接受了这一历史使命。
他说:
而且,在所有权威核物理学家中,于敏几乎是唯一一个没出国留过学的人。
这位“国产专家”从基本物理学原理出发,带领30多名青年科研人员组成氢弹预研小组,凭借一张桌子、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以及一台简易的104型电子管计算机,向氢弹理论发起冲锋。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于敏突然灵光一闪,真的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五、那个年代搞氢弹研究,设备简陋,环境艰苦。
科研大楼里,灯火通明,彻夜不熄。
他们为了琢磨一个问题,常常通宵达旦。
于敏、彭桓武和邓稼先的报告互相穿插,听讲的人常把屋子挤得水泄不通。
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是学术氛围很好。
大家谁有想法,都可以上台讲。
这种集思广益的优点,为氢弹技术理论提供了很多思路,至于怎么选,就去用计算机模拟计算。
1964年10月16日,一则天大的好消息传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全国上下一片欢腾。
为了尽快搞定氢弹理论,于敏带着科研小组成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不顾火车站的人投来奇怪的眼光,风尘仆仆地赶往上海华东计算所,对加强型原子弹模型进行优化设计,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上海“百日会战”。
在这一百多天的攻坚战里,于敏埋在计算机打印出的小山一般的纸带中,去观察、研究和分析数据,观察物理量在时间和空间流动下的变化。
他总能把这些繁冗复杂的东西,归纳、提炼和总结得很清晰。
而且,他还运用物理分解法,为青年科研人员做了“氢弹原理设想”报告。
他经常提出创造性想法,让大家眼前一亮。
氢弹之所以比原子弹技术难度更大,是因为氢弹需要原子弹做基础,无论原理、材料和结构都要比原子弹更复杂。
而且,氢弹要实现热核反应,它需要在很高的温度和压力下,才能产生聚变反应。
问题是,当时我国最好的物理学家,也不知道氢弹到底该是一种怎样的原理。
氢弹理论事业的“拦路虎”就在这里。
一开始,于敏带领大家计算了一批模型,但是重量大、威力小,不符合要求。
有一天晚上,于敏出去散步,突然灵光一闪说:“现在这个‘加强型’这样是做不出来的,原子弹释放的能量有很多是被破坏掉的。
所以,一定要在结构上躲开这种破坏。
”
身边的同事听了以后很兴奋,也很钦佩。
他们马上回去,去试验这个想法。
六、没想到,真成了。
很快,于敏带领科研成员,又计算出一批模型,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理论的“拦路虎”。
他当即给身在北京的邓稼先打了电话,出于保密需要,他们专门发明了一套“暗语”来进行交流:于敏:“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
”邓稼先:“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于敏:“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但我们有新奇的发现……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
”邓稼先:“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
最终,由于敏带领的团队实现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并定型为中国第一代核武器。
曾有核专家指出,世界上仅有两种氢弹构型:一种是美国的“T-U构型”,另一种是比美国的设计更巧妙、首爆氢弹体积更小、能够长期保存的中国“于敏构型”。
1966年,我国进行首次氢弹原理试验。
为确保能拿到测试结果,40岁的于敏顶着戈壁滩零下二三十度的气温,以及强烈的高原反应,半夜爬到102米高的铁塔上,亲自检查和校正测试项目屏蔽体的摆置。
一年后,我国第一颗氢弹于1967年6月17日爆炸成功,爆炸当量达330万吨,创造了世界上从原子弹到氢弹研发最快的速度,让世界各国纷纷震惊不已。
法国总统戴高乐大发雷霆,把原子能总署的科研人员叫到办公室,狠狠地训了一顿:为啥你们迟迟搞不出来,反而让中国人抢在了前面?科研人员一个个低下了头,因为他们也无法解释,中国为啥这么快研制出氢弹来。
我们之前写过的科学家朱光亚曾表示:于敏在突破氢弹技术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同他一起参与研制氢弹原理的同事更是评价他是“首功”。
甚至有人称他为中国的“氢弹之父”。
然而,为氢弹立下汗马功劳的于敏,却婉拒了“氢弹之父”的称呼。
于敏说:“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你少不了我,我缺不了你,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有了原子弹还不行,非要再搞个氢弹呢?七、因为氢弹是原子弹的升级版,威力是原子弹的数百倍。
而在我国之前,美国、苏联、英国都已拥有了氢弹,美国还让军舰带着核武器,到我国近海秀肌肉。
于敏非常恼火,他曾说:“中华民族不欺侮旁人,也绝不受旁人欺侮,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氢弹只是小试牛刀,人们就见识到了它的巨大威力:距爆心投影点400米的钢板被烧化,十公里以内的动物当场死亡一半,700米处的轻型坦克被完全破坏,冲击波将距爆心投影点近3公里、重约54吨的火车吹出去18米,14公里处的砖房被吹散……
有了“大杀器”氢弹加持,加上外交上的努力,1971年,新中国终于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五常席位,正式成为举世瞩目的大国。
十年浩劫期间,一大批一线核武器研制骨干相继离开二机部第九研究院。
于敏也想过离开,但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继续研发第二代、第三代核武器。
那几年,政治空气紧张。
军管组动辄干预并批判他们的技术工作,甚至不允许使用外文字母作符号,将技术问题定调为“路线问题”,很多技术人员噤若寒蝉。
于敏挺身而出,跟他们理论,却成了被批判的对象。
但他并不后悔,他说:
八、那几年,知识分子处境堪忧。
他们一边要从事科学研究,一边还要应付那些军管组的盘查。
1984年冬,58岁的于敏还在西北高原试验场地进行核试验。
他已经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站在这片高原上了,几年来,因为高原反应,他已经休克了3次……
但他清楚地记得,多年前,自己曾在这片戈壁滩上大声朗诵“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一次核试验,于敏和他的同事仍然感到身上的压力很大,紧张的情绪也在同事间蔓延。
为此,他和陈能宽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背起了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凡事如是,难可逆见。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那一刻,在场的人无不动容,他们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奋斗,和国家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随后几年,于敏带领团队又突破了核武器小型化、中子弹技术。
要知道,在核试验次数上,美国、苏联用了上千次,法国用了200多次,而我国仅用了45次,便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每次核试验,都需要极为稀有的材料,耗资巨大,准备时间很长。
这也就意味着,于敏等科研人员,为我国省下了一大笔资金,也为我国快速跻身核大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因为历史和保密原因,于敏直接带的学生很少,他只培养了一位博士。
针对自己没有出国留过学这件事,他引为平生憾事。
因为他明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所以,他给这位博士写推荐信,让她出国工作两年,开阔下眼界。
信中,他还不忘嘱咐,“不要等老了才回来,落叶归根只能起点肥料作用,应该开花结果的时候回来。
”另外一件憾事,则和他的妻子有关。
九、因为工作原因,于敏只顾“大家”而忽略了“小家”,妻子孙玉芹无怨无悔,照顾他55年后,终因劳累过度去世。
因此,于敏说,他最亏欠的就是自己的妻子。
每年妻子的忌日,他都会去看她,一个人待在那里很久,好像跟她有说不完的话。
每年过春节吃团圆饭时,妻子虽然人不在了,但于敏仍然会给她留一副碗筷。
妻子留下来的物件,常常让他睹物思人:“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不展眉。
”
2019年1月16日,妻子孙玉芹去世7年后,93岁的于敏也走完了光辉的一生。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发布讣告时,于敏的8个身份惹人注目: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器事业重要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技奖、改革先锋称号以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获得者。
有一副挽联更是道尽于敏生平:于家为国铸重器,宁静致远宏谋动天地;敏思笃行创伟业,科学求实精神炳千秋。
2019年9月,新中国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颁授典礼,首批授予者共8人,曾隐姓埋名28年的于敏排第一位,是8人中唯一一位已经去世的。
两年后,导演郑晓龙将8位首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故事,拍成电视剧《功勋》各大平台热播,雷佳音和倪妮饰演的于敏和他的妻子孙玉芹,感动了无数人。
于敏的儿子说,父亲最崇拜的历史人物就是诸葛亮和岳飞,“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他的座右铭。
而他教给孙子的第一首诗,便是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如今,老爷子虽已仙去,但用“于敏构型”研制的氢弹,仍然在保护着14亿的中国人!没人再敢入侵中国,因为,于老爷子的氢弹,在等着他们!于老不朽,为中国人的“超级英雄”点个赞吧!
这事发生在离北京很近的天津,如果是在偏远乡村,很可能于敏就没命了。
那影响的将不仅是于敏一人,还有未来新中国十几亿人的安全……
于敏生于天津宁河区,父亲是一名小职员。
于敏11岁时,日寇全面侵华,北平、天津相继成为沦陷区。
山河破碎的日子里,于敏最喜爱读唐诗宋词和历史人物演义,最崇拜的是运筹帷幄的诸葛亮和精忠报国的岳飞,一心想像自己崇拜的英雄们一样救国救民。
为了中华之崛起,在天津耀华中学读书时,于敏学习非常刻苦,他最出名的就是成绩,门门功课第一,妥妥的学霸。
1944年,18岁的于敏顺利考入北大工学院机电系。
后来他发现,老师传授知识太笼统,很不喜欢,就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并把专业定向为理论物理。
此后,很快他便将物理方面的天赋发挥出来,以惊人的领悟力和记忆力得到教授们的交口称赞。
连严厉的导师张宗燧都夸他:“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那时,于敏家里很穷,连读大学的钱都是同学的父亲给出的。
所以,他更加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夏天,同学们在外乘凉,他读书。
冬天,同学们在宿舍里打牌聊天,他读书。
放暑假了,他没路费回家,就一个人拿着习题和课本,跑到景山顶上学习。
因此,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甚至跨数学系的近世代数也考了满分。
同学们便给于敏取了一个外号叫“老夫子”。
不过,这个“老夫子”一点也不“老”,反而还有一颗难得的赤子之心。
二、那时国民党政治腐败,民怨沸腾,北大学生经常搞上街游行,于敏就是其中一员。
1947年,美国士兵强奸中国女大学生,引起全社会的强烈愤慨,学生组织游行示威。
于敏因事耽误去得晚,便向同学借了一辆自行车,抄小胡同去追游行队伍。
和游行队伍汇合后,他慷慨激昂地往前冲,眼镜都被挤丢了。
连回家路费都没有的于敏,只能慢慢攒钱再买一副。
1949年,新中国成立,23岁的于敏从北京大学毕业,一边攻读研究生一边担任助教。
他以“量子场论”作为研究方向,完成了《核子非正常磁矩》的研究论文,并在物理基础理论研究上崭露头角。
很快,知人善任的钱三强注意到于敏,便把他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这期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节节败退的美军选择在朝鲜板门店进行停战谈判。
他们不止一次地挥舞“核大棒”,对我方进行赤裸裸的核威胁……毛主席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却霸气地回应:“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
”战略上藐视,但战术上要足够重视。
1956年,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我们还要有原子弹。
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很快,中国原子弹事业提上日程,并付诸行动。
这期间,我国克服苏联单方面撕毁合约、三年自然灾害等困难,艰难地进行原子弹事业研发。
很快,于敏也凭过人的学术知识,“吓到”了日本人。
三、1957年,日后将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朝永振一郎抵华访问,31岁的于敏参与接待。
当对方听了于敏关于核物理的报告后,有点被“吓到”,忍不住问:“于先生是从哪所海外大学毕业的?”于敏幽默地回答:“在我这里,除了ABC外,基本都是国产的!”对方更加吃惊,连声称赞说:“你可真是‘国产专家’一号!”
还有一次,一位法国物理学家到北京作学术报告。
当他刚把实验流程介绍完毕,于敏便说出来这个过程的分支比大约是多少,并在手心上写着这个数字。
等实验结果出来,果然不出于敏所料。
身旁另一位物理学家何祚庥很好奇:这是一个很稀有的反应过程,于敏为啥能知道?其实,物理学家水平的高低,一般表现在对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的掌握上。
而于敏的高明之处就是他很善于“粗估”。
大意就是通过现有的理论和学术成果,来推导、模拟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比如有一次,外国报道了一个重要元素的数据,如果这个数据是正确的,那将对热核反应大有好处。
但如果是错误的,就会把大家带进坑。
而检测这个数据的正确性,只能依靠重复实验。
更重要的是,搞这个实验要花费两三年的时间和大量的金钱。
但于敏用“粗估”方法,只花了2天时间,就推导出这个数据是错误的!后来国外做了实验证明,那篇外国报道的数据果然是错误的。
而于敏最大的科研成果,还要数氢弹理论研究。
1960年,中国的原子弹事业还在进行时,在钱三强组织下,以于敏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就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理论的探索。
然而,这却让于敏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四、那时,34岁的于敏很喜欢搞基础研究,而且做的很有成绩。
突然间,让他去搞比原子弹还要复杂的氢弹,这意味着,他不仅要放弃现有的成绩和专业,还要隐姓埋名,投身自己并不感兴趣、更艰难的学术领域。
但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要想不再受人欺负,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武器。
为了国家,牺牲一点个人兴趣、志向和名誉又算得了什么?正是这种很朴素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让于敏接受了这一历史使命。
他说:
“我深知这件事情的重要性,面对这样重大的题目,我不能另有一种选择。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
‘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现代化建设之中,我也就很欣慰了。
”
而且,在所有权威核物理学家中,于敏几乎是唯一一个没出国留过学的人。
这位“国产专家”从基本物理学原理出发,带领30多名青年科研人员组成氢弹预研小组,凭借一张桌子、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以及一台简易的104型电子管计算机,向氢弹理论发起冲锋。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于敏突然灵光一闪,真的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五、那个年代搞氢弹研究,设备简陋,环境艰苦。
科研大楼里,灯火通明,彻夜不熄。
他们为了琢磨一个问题,常常通宵达旦。
于敏、彭桓武和邓稼先的报告互相穿插,听讲的人常把屋子挤得水泄不通。
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是学术氛围很好。
大家谁有想法,都可以上台讲。
这种集思广益的优点,为氢弹技术理论提供了很多思路,至于怎么选,就去用计算机模拟计算。
1964年10月16日,一则天大的好消息传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全国上下一片欢腾。
为了尽快搞定氢弹理论,于敏带着科研小组成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不顾火车站的人投来奇怪的眼光,风尘仆仆地赶往上海华东计算所,对加强型原子弹模型进行优化设计,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上海“百日会战”。
在这一百多天的攻坚战里,于敏埋在计算机打印出的小山一般的纸带中,去观察、研究和分析数据,观察物理量在时间和空间流动下的变化。
他总能把这些繁冗复杂的东西,归纳、提炼和总结得很清晰。
而且,他还运用物理分解法,为青年科研人员做了“氢弹原理设想”报告。
他经常提出创造性想法,让大家眼前一亮。
氢弹之所以比原子弹技术难度更大,是因为氢弹需要原子弹做基础,无论原理、材料和结构都要比原子弹更复杂。
而且,氢弹要实现热核反应,它需要在很高的温度和压力下,才能产生聚变反应。
问题是,当时我国最好的物理学家,也不知道氢弹到底该是一种怎样的原理。
氢弹理论事业的“拦路虎”就在这里。
一开始,于敏带领大家计算了一批模型,但是重量大、威力小,不符合要求。
有一天晚上,于敏出去散步,突然灵光一闪说:“现在这个‘加强型’这样是做不出来的,原子弹释放的能量有很多是被破坏掉的。
所以,一定要在结构上躲开这种破坏。
”
身边的同事听了以后很兴奋,也很钦佩。
他们马上回去,去试验这个想法。
六、没想到,真成了。
很快,于敏带领科研成员,又计算出一批模型,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理论的“拦路虎”。
他当即给身在北京的邓稼先打了电话,出于保密需要,他们专门发明了一套“暗语”来进行交流:于敏:“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
”邓稼先:“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于敏:“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但我们有新奇的发现……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
”邓稼先:“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
最终,由于敏带领的团队实现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并定型为中国第一代核武器。
曾有核专家指出,世界上仅有两种氢弹构型:一种是美国的“T-U构型”,另一种是比美国的设计更巧妙、首爆氢弹体积更小、能够长期保存的中国“于敏构型”。
1966年,我国进行首次氢弹原理试验。
为确保能拿到测试结果,40岁的于敏顶着戈壁滩零下二三十度的气温,以及强烈的高原反应,半夜爬到102米高的铁塔上,亲自检查和校正测试项目屏蔽体的摆置。
一年后,我国第一颗氢弹于1967年6月17日爆炸成功,爆炸当量达330万吨,创造了世界上从原子弹到氢弹研发最快的速度,让世界各国纷纷震惊不已。
法国总统戴高乐大发雷霆,把原子能总署的科研人员叫到办公室,狠狠地训了一顿:为啥你们迟迟搞不出来,反而让中国人抢在了前面?科研人员一个个低下了头,因为他们也无法解释,中国为啥这么快研制出氢弹来。
我们之前写过的科学家朱光亚曾表示:于敏在突破氢弹技术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同他一起参与研制氢弹原理的同事更是评价他是“首功”。
甚至有人称他为中国的“氢弹之父”。
然而,为氢弹立下汗马功劳的于敏,却婉拒了“氢弹之父”的称呼。
于敏说:“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你少不了我,我缺不了你,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有了原子弹还不行,非要再搞个氢弹呢?七、因为氢弹是原子弹的升级版,威力是原子弹的数百倍。
而在我国之前,美国、苏联、英国都已拥有了氢弹,美国还让军舰带着核武器,到我国近海秀肌肉。
于敏非常恼火,他曾说:“中华民族不欺侮旁人,也绝不受旁人欺侮,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氢弹只是小试牛刀,人们就见识到了它的巨大威力:距爆心投影点400米的钢板被烧化,十公里以内的动物当场死亡一半,700米处的轻型坦克被完全破坏,冲击波将距爆心投影点近3公里、重约54吨的火车吹出去18米,14公里处的砖房被吹散……
有了“大杀器”氢弹加持,加上外交上的努力,1971年,新中国终于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五常席位,正式成为举世瞩目的大国。
十年浩劫期间,一大批一线核武器研制骨干相继离开二机部第九研究院。
于敏也想过离开,但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继续研发第二代、第三代核武器。
那几年,政治空气紧张。
军管组动辄干预并批判他们的技术工作,甚至不允许使用外文字母作符号,将技术问题定调为“路线问题”,很多技术人员噤若寒蝉。
于敏挺身而出,跟他们理论,却成了被批判的对象。
但他并不后悔,他说:
“如果我说假话,我可以轻松过关。
但我经受不了历史和真理的考验。
我宁愿现在挨整,绝不说对不起历史的话,不说违背真理的话。
”
八、那几年,知识分子处境堪忧。
他们一边要从事科学研究,一边还要应付那些军管组的盘查。
1984年冬,58岁的于敏还在西北高原试验场地进行核试验。
他已经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站在这片高原上了,几年来,因为高原反应,他已经休克了3次……
但他清楚地记得,多年前,自己曾在这片戈壁滩上大声朗诵“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一次核试验,于敏和他的同事仍然感到身上的压力很大,紧张的情绪也在同事间蔓延。
为此,他和陈能宽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背起了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凡事如是,难可逆见。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那一刻,在场的人无不动容,他们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奋斗,和国家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随后几年,于敏带领团队又突破了核武器小型化、中子弹技术。
要知道,在核试验次数上,美国、苏联用了上千次,法国用了200多次,而我国仅用了45次,便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每次核试验,都需要极为稀有的材料,耗资巨大,准备时间很长。
这也就意味着,于敏等科研人员,为我国省下了一大笔资金,也为我国快速跻身核大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因为历史和保密原因,于敏直接带的学生很少,他只培养了一位博士。
针对自己没有出国留过学这件事,他引为平生憾事。
因为他明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所以,他给这位博士写推荐信,让她出国工作两年,开阔下眼界。
信中,他还不忘嘱咐,“不要等老了才回来,落叶归根只能起点肥料作用,应该开花结果的时候回来。
”另外一件憾事,则和他的妻子有关。
九、因为工作原因,于敏只顾“大家”而忽略了“小家”,妻子孙玉芹无怨无悔,照顾他55年后,终因劳累过度去世。
因此,于敏说,他最亏欠的就是自己的妻子。
每年妻子的忌日,他都会去看她,一个人待在那里很久,好像跟她有说不完的话。
每年过春节吃团圆饭时,妻子虽然人不在了,但于敏仍然会给她留一副碗筷。
妻子留下来的物件,常常让他睹物思人:“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不展眉。
”
2019年1月16日,妻子孙玉芹去世7年后,93岁的于敏也走完了光辉的一生。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发布讣告时,于敏的8个身份惹人注目: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器事业重要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技奖、改革先锋称号以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获得者。
有一副挽联更是道尽于敏生平:于家为国铸重器,宁静致远宏谋动天地;敏思笃行创伟业,科学求实精神炳千秋。
2019年9月,新中国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颁授典礼,首批授予者共8人,曾隐姓埋名28年的于敏排第一位,是8人中唯一一位已经去世的。
两年后,导演郑晓龙将8位首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故事,拍成电视剧《功勋》各大平台热播,雷佳音和倪妮饰演的于敏和他的妻子孙玉芹,感动了无数人。
于敏的儿子说,父亲最崇拜的历史人物就是诸葛亮和岳飞,“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他的座右铭。
而他教给孙子的第一首诗,便是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如今,老爷子虽已仙去,但用“于敏构型”研制的氢弹,仍然在保护着14亿的中国人!没人再敢入侵中国,因为,于老爷子的氢弹,在等着他们!于老不朽,为中国人的“超级英雄”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