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鬼蔷薇圣斗杀人事件对于家长教育孩子的启示
相信大家有时候会对小朋友的捣蛋不太耐烦,但还会认为他们是“可爱”、“活力充沛”、“纯洁”的。
不过,有些小朋友,却和我们印象中小朋友们活泼的形象背道而驰。
01酒鬼蔷薇圣斗杀人事件
1997年5月27日早上六点,日本神户警方接到一通电话。
本地某中学的教职工用颤抖的声音说,学校正门前放置了一颗恐怖的人头:双眼紧闭,被刀划上了两个大叉,嘴角到耳朵刻着两道深痕,像被人为制造了一个假笑的脸。
事发新闻
来到事发地,警察发现一封挑衅警察的“犯罪信”附在头颅旁。这种恶性案件致使警方调动400名机动队员大规模搜查。
信中,罪犯嘲笑警察的愚蠢,叫嚣杀人的快感。落款处自称“酒鬼蔷薇圣斗”。公然的挑衅激怒了警察。
警察侧写了罪犯的画像,是个身高170公分的青年男子。但他们不拘于此,扩大排查范围。走访中,他们注意到,有个人的衣服上染了一大块黑沉的污渍。
一个月来,案件没有取得大进展。一封新的“挑衅信”突然被公开疯传,罪犯并不满足于单人游戏,他喜欢看到警察被耍得找不着北。
罪犯将信寄给神户新闻社
这却成了调查的重大突破口。警方循着字迹,锁定了一个嫌疑人。他们惊讶地发现,正是走访中衣服沾有脏斑的那个人。
此时,一个小学女生站出来,指认这个人曾拿橡胶锤砸过她。
警方怎么都预设不到,这竟是个14岁的少年。扣押后,他还毫不挣扎地承认了罪行。
又通过小学女生的口供,警方发现他劣迹累累。
他不仅在同年2月袭击人,更在3月用铁锤砸死过另一名小学女生。这桩案件一度在家长间引起恐慌,今天终于得以破获。
为了保护少年犯隐私,警方只将罪犯称为“少年A”。10月,少年A被裁决送至“关东少年感化院”。直到2004年,少年A回归社会。
警方通报
漫画《军鸡》的主人公也叫“少年A”。带着对这起案件的影射
这件事本该埋入土里,想不到在10年后,再次被拖出来示众。
2015年,《绝歌神戸连続児童杀伤事件》一书横空出世,作者竟是少年A本人,自述了他的杀人过程。人们仍然摸不透他的真实身份。
他带着毛头小子的口吻,暗暗炫耀杀人带来的淋漓痛快。可悲的是,通篇没提到对于罪行的忏悔。
并且,这引发了第二次对这件旧案的舆论狂潮,无疑让被害者家属遭受了沉重的二次伤害。
引发大家寻找少年A的真实身份,事件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但18年过去了,感化师曾推论少年A可以融入社会。他本该从偏激愤怒的魔童逐渐心智成熟,为什么又跌入了曾经病态的怪圈中?
如果翻看少年A在1997年的口供,这种无边的恶果,要归结于他不太好过的童年。
少年A的家庭普普通通,不过他的父亲有点大男子主义,认为男人主外赚钱,对教育孩子撒手不管。
在生下少年A的两个弟弟之后,他的母亲对管教调皮的男生越来越束手无策,脾气慢慢变得暴躁。
年幼的少年A因为惧怕母亲,转而依偎到慈祥的祖母身边。这时,父母却对少年A的变化熟视无睹,一心投身到工作和鸡毛蒜皮的琐事中。
少年A越来越怪僻,开始做些大多小朋友不会轻易尝试的怪事:解剖青蛙和蛞蝓。父母已经习惯了和少年A疏远的关系,更加懒于去追问少年A举止奇怪的原因。
终于,祖母去世。少年A失去了家中唯一的温暖源,也第一次接触到了死亡。
他想,那死亡是什么?到了小学六年级,他想亲近透彻地了解死亡,于是他开始虐杀猫和鸽子。
其实少年A这个举动足够说明,他的内心严重扭曲。
在美国一些州,虐待动物会被判形,因为他们认为这种行为有机率上升为虐待、杀人,所以要及时制止。
少年A的父母也感受到了他潜在的血腥暴虐倾向,却没及时带他去做心里治疗,而是视而不见。
父母的放纵给少年A壮肥了胆,他明目张胆地盗窃、打同学。老师请他的母亲谈话,她却坚称,少年A绝不可能做这种事,肯定是在诬陷他。
上初中后,母亲放任少年A的冷漠态度也许成了惨案的催化剂。那时,母亲察觉到少年A用橡胶锤砸人,但她继续漠视,甚至都不提醒少年A,这种暴力行为的严重性。
终于,事情一发不可收拾。
从点滴叙述来看,少年A应该也怨过他的父母,亲手把他推向了犯罪的深渊。
母亲脾气变差后,母亲常对少年A不明就里地破口大骂,后来直接动手、体罚。一幕幕被虐待的场景在少年A的心理烙下了阴影。
少年A恨透了这种家庭相处,但母亲只顾着泄愤,早就把孩子的感受抛诸脑后,每天泰然处之。
此时,少年A不单单对自己的家庭感到悲凉,还开始眼红甚至想摧毁那些幸福美满的家庭。
少年A《绝歌》中承认,看不惯幸福的家庭
犯罪心理学专家罗伯特表明,在孩子六七岁的时候,如果和母亲冷漠相处,孩子可能在精神上会感到更加寒冷。
父母对少年A漠不关心、轻暴力的态度和行径,播下了一颗恶意的种子。
也许少年A希望父母能在自己身上投下多一点关注,才做出不同寻常的出格举动。但是,他扔下的这些石头没有在父母心中激起水花。
但由于父母没有提醒他,少年A开始适应做这些坏事,从中获得充实感和快感。
像罗伯特所说,如果父母没有在童年时告诉孩子行为的对错,他们长大后会延续童年的习惯和记忆,无法分辨做什么事会伤害到他人。
一直到悲剧的发生,父母一次都没出面阻止过少年A。
甚至,少年A被捕后,他的父母仍旧放任他嬉笑戏谑又不知悔意的态度,拒绝让少年A给被害人家属当面道歉。
少年A判刑还不满两年,畸形思想仍旧严重,父母也从不为此操心。
他们操心的第一件事是合著一本书《「少年A」この子を生んで⋯悔恨の手記》。看似在忏悔,但不过是在悔恨生下了少年A,要赔钱给被害人家属。
接着操心的是邻居对她们打量的眼光,于是草草申请离婚,各自为家。
父母的种种行为,无不映衬了少年A的悲惨命运。
心理学专家伊丽莎白指出,如果父母对孩子的一些过线行为不闻不问,这很可能会将孩子推向杀人领域的深渊。
“被动型母亲”,就是母亲对孩子奇怪、不好的行为视而不见
出狱后,少年A和父母断绝往来。但从他之后一系列的动作看来,少年A也许很难再回到正常的生活中。
2015年,他还开设了个人网站,上传的图片无不延续着病态思想。没几天,神户的大路上连续出现猫和鸟被虐杀的尸体,有人担心是少年A在重走老路。
他说,戴头套的男人就是他本人
如果他的父母能够在那么多劝他回头的机会中抓住一次,事情可能就会不一样。但是,谁又能预言呢?
02德胜萌奈美杀人事件
2014年7月,日本长崎又冒出一个杀人犯,她说自己的经历和少年A很像,还自称女版的少年A。
高中女生松尾爱和陈尸于公寓中,是被人勒死的。尸体还遭到了残忍对待:后脑留下被强力击打了十余次的坑洼,左手腕和腹部被切开,身上布满淤青。
案发公寓
通过当天松尾爱和的行动,警方很快找到了她的同班同学德胜萌奈美。审讯后,德胜供认不讳,冷漠地叙述,”只是想随便杀一个人。”
一个本该善良快乐的女生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是什么致使她走上“第二个少年A”的路?
德胜萌奈美
与少年A不同,德胜含着金汤匙出生。她的父亲是当地著名律师,母亲是教育委员会成员,她也从小品学兼优。
相同的是,德胜的父母也从不关心德胜。
德胜也在小学就开始对同学恶作剧,她做的事更恶劣:在同学午餐中加漂白粉。
事情被踢爆后,她的母亲担心的是这会破坏了家族声誉,于是把心思全放在压下这些新闻。
《天空之城》中,家境富裕的姜艺彬因为压力大去偷东西,她妈妈只是用钱疏通老板不要声张
德胜母亲也很早就去世了。德胜还没走出阴霾,她的父亲竟开开心心地迅速再婚。
一位记者写到,“生母刚去世,父亲就去参加宴会,还向五位女性伸出橄榄枝。朋友阻止他这么做,他还淡定地笑谈自己单身。”
之后,德胜的精神医生也指出,“生母去世后,服丧的人很可能会失控杀人。她的父亲匆忙再婚,完全是对她心理上的虐待。”
德胜的悲剧和少年A太过相似。冷漠的父母,就是抓住他们人生厄运的魔鬼之手。
03如果......
少年A和德胜,两方的父母无疑都是他们走向犯罪的催化剂。
有人说,许多家庭的父母的教育方式更加不堪,但也没有产出杀人狂孩子。
有人认为,杀人狂可能由先天决定,他们的基因异于常人。
但都不能说明,父母可以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独善其身。
其实青少年是最敏感动容的。如果父母多去了解他们的需求,教他们善恶,不是一味地溺爱,更不是冷漠暴力地教育,孩子就能感受到爱意和关切,也会接受善意讯息的传达。
2009年,著名大脑犯罪精神学家JimFallon在TED演讲中表示,自己的脑部扫描图异于常人,反倒和很多杀人犯的相似。并且,他的家族中出现过多位变态杀人犯。
他知道自己天性病态,但能很好地抑制住。他说,是因为从小就得到了父母的宠爱。以及,后天社交环境也十分优良。现在,又组建了美满的家庭。
当然,不同的人性无法用相同理论框架套用。而且,一出悲剧的酿成也不仅仅是父母两人的过错。
但如果能借从这一两个父母的典型错误例子,推及自己和身边的人,也算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