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驹是谁?张伯驹与潘素的旷世情缘与张伯驹收藏书法书画...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www.tl6.net
1898年3月,张伯驹出生于河南项城。
看到这个地名儿您就知道了,他和袁世凯是老乡。
不过呢,张伯驹可不仅是袁世凯的老乡,他还是老袁的嫂子的弟弟……的儿子!也就是说,他是老袁的表侄。
看岁数也是,差着辈呢(袁世凯1859年生人)。
能跟袁世凯扯上关系,张家肯定不一般——没错,项城张家有个老五名叫张镇芳,他官运亨通,最牛的时候官至直隶总督,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加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的一把手(虽然只当了10天清朝就灭亡了)。
张镇芳官运可以,子嗣运就差多了。
他的几个孩子相继早亡,最后只能从家族里过继,张伯驹就是这个幸运鹅。
1905年,7岁的张伯驹被亲爹张锦芳交给张镇芳,从此改变了小县城富家子的命运,直接跟袁世凯的儿子当同学,步入了风谲云诡的民国。
张镇芳先当大官后开银行,是又有人脉又有钱,他的儿子自然是想干什么都有大把人捧着,军阀、政客、银行家……条条搅风弄雨的宽阔大路在他面前展开,他想选哪条路都可以,偏偏他哪条都没选。
张伯驹:我选择搞文艺。
诗词歌赋,书画艺术,京剧戏曲……他都喜欢,且样样精通。
尤其文物收藏,是他的毕生所爱。
别人搞收藏,是趁着乱世低买高卖,他搞收藏,直接搞出了如今半个故宫博物院……
在民国乱世中,人命为草芥,瓷器不如板砖防身,字画不抵擦屁股纸,却比黄金还贵,还不一定是真的,张伯驹敢玩这一行当,主要是客观条件太适合。
1928年,张镇芳弃政从商,担任盐业银行董事长。
银行里有不少清廷的文玩抵押,张伯驹总去看,不想着怎么搞钱,反而练就了非凡的眼力,想着怎么把宝贝都捞到家里。
他的后代这样回忆张伯驹当时的风采:「……看准的古董从不还价,只说你什么时候来取钱就可以了。
」他收藏的古董字画全都价值连城,为了最珍贵的那几幅画作,他倾家荡产。
当时的人都觉得他是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直到他四处奔走拯救国宝的事迹流传开来,人们才知道他的良苦用心。
「黄金易得,国宝无二。
我买它们不是为了钱,是怕它们流入外国。
」
上图,是唐代韩干所绘的《照夜白图》,如今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论画,这就是一幅不错的古代画马精品,但上面无数帝王名士的手迹和印刻让它的价值不可估量。
当年,这幅画属于道光帝的曾孙溥儒,为了维持生计,溥儒把他卖给了英国人,据说只换了一万大洋。
张伯驹当时远在上海,听到消息后他动用了全部人脉想要追回此画,却因所托非人,没能成功,几乎抱憾终身。
后来,溥儒为了给家人办丧事急需筹钱,准备再卖一件国宝——《平复帖》。
《平复帖》是西晋陆机的真迹,更是中国现存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书真迹,号称「中华第一帖」。
一共80个字的小小字帖,当年花了张伯驹4万大洋,如今值多少钱呢?20亿!或者再退一步讲,别说今天了,当年张伯驹刚花了4万大洋拿下此帖,听到风声的日本人立刻跑来找他,要用20万大洋「收购」——转手就能赚16万的买卖,什么时候都不多。
然而张伯驹直接拒绝了日本人的要求。
千金易得,国宝却仅此一件,他的眼皮子还没那么浅。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世人对张伯驹更加钦佩。
1941年,张伯驹在上海遭到绑架。
按说上海滩无人不知他的名声,谁会干这缺德事?一查,后面有日本特务的影子。
多方势力斡旋之下,张伯驹的妻子潘素见到了他,打算变卖家产把他赎出来,但张伯驹却对妻子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卖字画赎我,尤其是《平复帖》,那是我的命,如果卖了,我绝不出去!」最后,绑匪的赎金从300万降到40万,不动那些字画,潘素艰难地凑够了钱,张伯驹被囚禁了八个月才终于重回自由……
除了《平复帖》,还有很多珍贵文物都被他收入囊中。
展子虔的《游春图》,杜牧的《张好好诗》,李白的《上阳台帖》,赵佶的《雪江归棹图卷》、黄庭坚的《诸上座帖》……上面每一个,都是他的命,可他却在1956年,把命一股脑都捐给了国家。
张伯驹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的收藏永远留在国内。
对于他来说,如果把收藏交给子孙,但凡遇到一个不懂文物价值的后代,就会有国宝流失海外的风险,118件国宝,他愿意全数交给国家,还珠于民。
「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
」
国家当即表示要奖励他20万元,但张伯驹并不接受,只带走了一张奖状,回家了。
拿今天的话说,骑自行车逛酒吧,该省的省,该花的花。
张伯驹把钱都用在了抢救国宝上,从来不在意吃穿用度,李莲英占地15亩的大豪宅换一幅画,也就他这样的「浪子」干得出来。
就这样「浪」了一辈子,到了晚年,他身边除了妻子潘素,啥也没剩下。
尤其是熬过了特殊时期后,他回到北京,没人认识他,更没人记得他当年的爱国壮举,就连晚年身体不适想换个病房,都没能如意。
1982年刚过年,张伯驹因身体不适被送进医院。
84岁的高龄被安排进8人床位的集体病房,亲人和学生心疼他,也担心交叉感染,就跟医院申请单人病房,想让他能够安静体面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
结果医院答复「级别太低,不能享受单人病房待遇」。
对此,张伯驹本人必定是不在意的。
他一生见惯大风大浪,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也没有露出过疲态,在朋友王世襄的描述中,他:「……除了年龄增长,心情神态和住在李莲英旧宅时并无差异。
不怨天,不尤人,坦然自若,依然故我。
」
可他的学生们万分愤慨:「张先生捐赠给国家的东西,足以买下好几座你们这样的医院!」然而还是来不及了。
1982年2月,还没等到换病房的手续下来,张伯驹先生便没有了气息,享年84岁。
人生短短百年,如张伯驹先生一般作为,才算是真名士,自风流,贤名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