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鲜长江鲥鱼多刺灭绝了吗?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www.tl6.net
▲《海错图》中的鲥鱼。
机不可失,鲥不再来
鲥(音shi)鱼,是大名鼎鼎的“长江三鲜”之一,无数人心中的梦幻之鱼。但它若摆在你面前,不告诉你是鲥鱼,你可能都不会正眼瞧它,因为它长相太路人了。
体形毫无特点,体色也仅是“鳞白如银”而已。
“平平无奇”的鲥鱼
这种路人脸,是它所在的鲱科鱼的共同样貌。鲱科的鳞容易脱落,腹鳍在腹位,没有侧线。
这些特征表明,它们是硬骨鱼里比较原始的类群。
然而这些特点都很隐蔽,在外行人眼里,它们就是一群毫无特点的鱼。
鲥鱼的美味与否,是严格与时令捆绑的。
“鲥者,时也”,鲥鱼正是因其极强的时令性而得名。
它虽是“江鲜”,实际上大部分时间在海里待着。
农历四月,开始洄游,进入淡水,这时才变得肥美。
▲清蒸,是鲥鱼的经典做法。
图/《海错图笔记·贰》
拿进入长江的鲥鱼来说吧,大部分会进入鄱阳湖,再进入赣江产卵。小部分到达湖南城陵矶后,再分两路,一路沿着长江继续走,最远到达宜昌;另一路进入洞庭湖,入湘江,最后来到长沙、湘潭产卵。
进入江河的鲥鱼就都变好吃了吗?不,要刚刚入江、游到江浙地区的鲥鱼才最肥美,鲥鱼进入淡水后几乎不吃东西,只靠消耗自身脂肪,越游越瘦,游到江西时,已经没有吃头了,甚至被侮辱性地称为“瘟鱼”。
▲烹饪鲥鱼不可刮鳞,鳞下有一层脂肪,极其鲜美。
图/《海错图笔记·贰》
说到鲥鱼,几乎所有人都会脱口而出一个典故:“张爱玲说过,人生有三大恨事:‘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梦未完。
’”这句话挺文艺的,大家都用,用到快成为张爱玲最有名的一句话了,用到好多人以为这句话是张爱玲原创的。
▲鲥鱼曾经是“长江三鲜”之一。
图/Wikipedia
其实看一下出处,你会发现,这三恨中的两恨,是张爱玲引用别人的话。她在《红楼梦魇》里的原句是:“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地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
”《红楼梦魇》是张爱玲考据《红楼梦》的著作,她借用古人说的前两恨,引出自己的第三恨,借以带出《红楼梦》的内容。
▲鲥鱼刺身。
图/视觉中国
前两恨的原作者是宋代的名士彭渊材,而且他的完整版不是三恨,而是五恨。宋代僧人释惠洪的《冷斋夜话》写道:“彭渊材……所恨者五事耳……第一恨鲥鱼多骨,第二恨金橘大酸,第三恨莼菜性冷,第四恨海棠无香,第五恨曾子固不能作诗。
”下次别人跟你念叨张爱玲的三恨时,你就回以彭渊材的五恨,占领文艺制高点。
什么是鲥贡?
鲥鱼的另一著名身份,就是皇室贡品。
明清两代,都有专门的“鲥贡”,这里面有好多有意思的事。
明洪武元年,朱元璋刚当上皇帝就立下规矩:每年四月要向宗庙进献鲥鱼。
听上去很厉害的样子。
但是四月的贡品同时还有樱桃、梅子、杏、雉鸡,都是寻常之物。
▲南京。
明代的鲥贡厂,就在这附近。
图/《海错图笔记·贰》
所以,鲥鱼此时只是一个“时令小吃”的角色,地位并不很高。当时明朝的都城是南京,挨着长江口,本来就是产鲥鱼的地方,所以随捞随上贡,很方便。
把鲥鱼列为贡品,可能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朱棣迁都北京后,为了遵守祖宗之法,依然要保证贡品里有鲥鱼。
于是“鲥贡”独立成了一项任务,被特殊对待。
和其他贡品不同,鲥鱼极易腐败。
据说从江里捞起来,挑着担子运到江边的城里,风味都会变差,更别提运到北京了。
▲江西省峡江县马埠镇欢坑村鲥鱼养殖基地,鲥鱼在欢快游动。
图/视觉中国
所以,南京燕子矶附近的观音岩建起了一座“鲥鱼厂”。这里紧挨长江,方便处理鲜活鲥鱼。
厂里还有冰窖,提供运鱼所需的冰。
那么南京的鲥鱼多久能送到北京?明代官史中没有记载,只在明人沈德符的笔记《万历野获编》中有记载。
鲥鱼是四月出产,沈德符说,五月十五日要用鲜鲥鱼祭祀南京明孝陵(朱元璋陵墓),然后开船北上,“限定六月末旬到京,以七月初一日荐太庙,然后供御膳。
其船昼夜前征,所至求冰易换,急如星火”。
▲鲥鱼通体银白。
图/视觉中国
四月的鱼,七月皇上才吃到,这还叫急如星火?简直是对星火的侮辱!然而这记载很可信,因为沈德符亲自上过贡船。在船上,他目睹了一个更残酷的事实:本应每到一处就换冰保鲜,但由于官员腐败,竟然“实不用冰,惟折干(用钱代替冰块)而行”。
冰块被换成了钱,钱被官员贪了。
船上的鲥鱼“皆臭秽不可向迩(靠近)”,使沈德符“几欲呕死”。
几船恐怖的臭鱼到了北京,先贡到太庙,熏一熏列祖列宗,然后皇上的母亲先吃,皇上再吃,最后赐给大臣们。
皇上身边的宦官用其他食材味道盖住臭味,却依然“不堪下箸”。
▲鲥鱼。
图/视觉中国
就算味儿不对,但皇上赐的鱼,大臣们不敢说不好。皇上自己呢,估计压根儿就没吃过鲜鲥鱼,以为鲥鱼就这个味儿呢,满朝上下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吃着臭鱼,岁月静好。
对明朝来说,鲥贡是祖宗之法,不好废除。
但清朝就没这个限制了。
康熙帝结束了大规模的鲥贡,改收“鲥鱼折价银”,乾隆时又免除了鲥鱼折价银。
但小规模的鲥贡一直没有停止,毕竟皇上家总是要吃鲥鱼的。
鲥鱼今何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江鲥鱼的产量呈现出一个诡异的曲线。20世纪60年代时,产量稳定,每年约为309吨~584吨,70年代突然波动极大,1971年跌落到超低的74吨,1974年又飙升到史上最高的1574吨,之后又断崖式地下降。
进入80年代,已经苟延残喘。
1986年仅为12吨,已经没有鱼汛了。
▲超市里的鲥鱼,大多是美国西鲱。
图/《海错图笔记·贰》
捞了上千年都没事儿,怎么短短几十年就没了?首先,鲥鱼刚一进长江,就要面对比古代更多的渔网的过滤。幸存者到了产卵的地方——江西峡江,已经瘦骨嶙峋。
古代江西人看不上这种“瘟鱼”,不会捕捞,正好给它们产卵的机会。
▲美国西鲱。
图/《海错图笔记·贰》
现代人却在峡江布下三层流刺网,白天捞完夜里接着捞。侥幸孵化的幼鱼,会按祖先的路线游进鄱阳湖,准备养肥身体再回到大海。
但鄱阳湖渔民早已等在这里,用极细的毫网捞起幼鱼,晒干了做饲料,喂鸭子。
1973年,仅湖口一县就能捞起7.74吨幼鲥鱼干。
幼鱼,还晒成干,7.74吨,这是多少条?据说是4000多万条。
江边越来越多的工厂排放的污水,索鱼性命更是轻而易举。
每天排入江里的污水,都是以百吨为单位计算的。
▲美国西鲱也曾被大量捕杀,但随着保护措施的实施,数量有所回升。
图/《海错图笔记·贰》
最后,赣江的一个个水坝,彻底摧毁了鲥鱼的产卵场。鱼产卵需要流速急的水来刺激,建了坝,水流变缓,鱼产不出卵,甚至根本越不过去坝。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长江水产研究所只是1998年时在江苏采集到一条鲥鱼,除此以外,一无所获。
珠江、钱塘江也是如此。
鲥鱼已经消失几十年了。
它的味道只有一些上岁数的人才说得出了。
▲2019年10月16日,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陈圩乡顾北村鲥鱼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园。
图/视觉中国
今天的市面上,依然有鲥鱼,但只有两个来源:东南亚进口的长尾鲥和美国西鲱。我相信,中国的海里还隐藏着一些鲥鱼,静静等待着回家的那一天。
它们能等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