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陀螺网
导航

首页 > 历史 > 详细内容

我们为什么叫“汉人”?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www.tl6.net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诗·小雅·大东》“汉”这个字儿,中国人太熟了。五十六个民族里,人数最多的是汉族,日常生活里,大家说汉语、写汉字,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大部分人会自称“汉人”。然而除了表示民族属性之外,汉的本意还有两重:上指星空天河(银河)——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下表汉水(长江最长支流)——汉之广兮,风波四起,汉之深兮,其堤莫量。




 

毫无疑问,“汉”是个寓意美好的称呼,作为中华民族的自称并无不妥,但还是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中国人叫“汉人”?

01.华夏一族

据史料记载及考古发现,黄河、长江流域的最早居民,实际上叫华夏族。对,就是被后人解释为“冕服彩章曰华,礼仪大者称夏”的华夏族。《春秋左传•正义》注:“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反正咱的老传统就是有啥好词都要往自己身上用一用,华夏,听着就提气对吧?那为啥叫着叫着,这片土地上的华夏人就变成汉人了呢?解答之前先强调一点,“华夏”这个词严格意义上并不是被替代了,而是二者并行,现在咱们也没少使用华夏儿女这一称呼,只不过“华夏”的出场几率不如“汉”高而已。



 

好,说回称呼问题,为什么一个民族会给自己取一个特定的称呼?民族认同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指尖陀螺小编认为,是要让自己与邻居区分开来。叫“华夏族”时,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那时,我们先人的邻居是“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打成了一锅粥。对四夷,先人依然自称华夏,对内,他们则变成了秦人、赵人、楚人、燕人……



按理来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强大的统一王朝,之后逐渐形成“秦族”自豪感,天下臣民皆以“秦人”自称只是时间问题。然而呢?——秦帝国败就败给了时间!秦朝二世而亡,六国故民被秦国暴揍的记忆依然刻骨铭心,当然不可能以“秦人”自称。

02.大汉王朝

创造历史的“英雄人物”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中原大地,秦始皇专注于扫六合事业,可惜创业未半花光预算;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无缝衔接登场,楚汉之争最终以刘邦胜利而告终,大汉王朝一统中原;同一时期,隔壁匈奴也没闲着,首领冒顿单于打下了南起阴山、北抵贝加尔湖、东达辽河、西逾葱岭的强大匈奴帝国,一统北方草原。



 

历史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刘邦还没来得及收拾破碎的山河,发现匈奴正在长城脚下叫嚣。匈奴属于北方战队“新秀”,刘邦手里没有任何背景资料,战斗力、战绩、胜率,一概不知。没办法,他只能先带着几十万将士前去征讨。到了边境,他发现匈奴派来的士兵都是老弱病残,顿时自信了,觉得自己能打了,一路追杀残兵到了著名的白登山。



汉军没想起“穷寇莫追”,冒顿想的却一直都是“诱敌深入”,老弱残兵只是诱饵,结局显而易见——白登山一战,刘邦差点连棺材本都折进去。



为了“和平”,汉朝开始了长达70年的屈辱和亲。刘氏王朝连年消耗公主,匈奴的铁骑却从没消停过:高兴了,小骚扰;不爽了,大骚乱。



刘邦搞不定的事儿,刘邦的儿子孙子也没搞定,一转眼就把球传给了曾孙——汉武帝刘彻。当然了,咱也不是要瞎吹汉武帝,刘彻有能力发兵,离不开爷爷和亲爹的文景之治,也离不开全体汉人为了抗击草原骑兵、家家户户全民养马的热情。



从卫青收复河套地区,到霍去病万骑出陇西,再到汉武帝御驾亲征,匈奴一路挨打一路逃,面对刘彻的十八万步骑兵,不战而逃,最终国运大衰。




 

“汉人”一战成名,接下来刘氏王朝统治中原数百年,周边势力无法与汉王朝抗衡。面对不敢来犯的外族,以“汉人”自称,是无上荣耀。



03.大一统的影响力

从西汉到东汉末年,汉王朝的统治持续了407年,文明也发展了407年。四百多年的时间足够培养出民族认同感,因此后来虽然汉朝气数已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却并未忘记旧日荣光。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后接两晋南北朝,中华大地再次陷入战火,百姓无不怀念大汉。因此他们除了沿用华夏之称,或者以属国自称(比如晋人、蜀人),就是自称汉人。尤其是西晋时期,游牧民族趁八王之乱时搞出来N多“非汉”政权(史称“五胡乱华”),不少史书都选择使用“汉”字以区别于“胡”。比如《南齐书》中记载,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母是汉人”。



隋唐时期,中原百姓再次迎来大一统王朝。短命的隋朝咱们暂且不提,极其强盛的唐朝本有机会让汉人开始自称唐人——但咋说呢,历史发展到这一步,大家脑子里都是强汉的记忆,为了所谓的传承与正统,李唐王朝的统治者和文人墨客都十分推崇汉朝。《旧唐书》中,有“汉”、“汉官”、“汉城”、“汉人”、“汉兵”、“汉法”、“汉界”等等说法,表明隋唐时汉这个族称已经固定的记载是很多的。汉朝的大一统,产生了“汉人”一词,而唐朝的大一统,则将“汉人”的概念完全从国籍扭转向民族,提到汉人,就是唐朝人,提到汉界,就是唐朝的边界。



再之后,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无论是自称还是编纂史料,“华夏”一词用得越来越少,“汉”字用得越来越多,认同感也越来越强。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后世对统一王朝性质的界定——如果是汉人建立,比如宋明,就叫“汉室正统江山”,如果是少数民族建立,比如元清,就叫“少数民族政权”。即使是统治了中国276年的满清王朝,也无法让百姓自称“满人”,为啥?因为汉人的根儿已经埋了2000年了!



文章的结尾,指尖陀螺小编简单总结一下。民族,是经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稳定共同体,因此我认为“汉”之称呼虽然来自汉朝,但它能成为今天的“汉族”绝不是偶然,而是几千年历史长期发展下来形成的结果;不是汉朝统治者在一千多年前宣布一句“以后咱们都是汉人”就能做到的,而是经过历朝历代、民族交流融合,在流动的关系中逐渐形成的。所以,我觉得所谓的“汉人”并不单指血统上的“汉族”,而是指几千年来,该隐忍时隐忍,该硬刚是硬刚,从未屈服于强权的所有华夏儿女!最后给大家留个好玩的同类型思考题:为什么华人聚居的地方都叫唐人街,不叫汉人街、明人街?欢迎留言~

上一页 -下一页

关键词:汉人

相关文章